一、肇事逃逸如果認定其規則是什么?
肇事逃逸如果認定其規則有: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
二、肇事逃逸的定義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刑法》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2014年12月15日,公安部下發《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征求意見稿)》,從即日起至2015年1月20日,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意見稿調整了傷人事故調查、鑒定意見審核等程序,將道路交通事故分為財產損失事故、傷人事故和死亡事故,處理不同事故的交警需具備不同的資質。意見稿還明確3種傷人事故可以快速處理。
三、肇事逃逸的性質是什么
關于逃逸行為的法律性質,刑法理論上認識不一,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是“罪后表現說”,認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傷的被害人后來又死亡,這二者之間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為的繼續,死亡是重傷后在特殊情況下的必然結果,行為人對被害人可能進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這一心態沒有與進一步的行為相聯系,也就沒有獨立意義,或者說,逃逸的實質是行為人在趨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結果進一步加重的條件;
二是“獨立行為說”,認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獨立的犯罪行為,因此應實行數罪并罰或者按吸收犯處理;
其三是“分別情況說”,認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待,如果是在過失支配下進行的,就不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進行的,就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
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交通法在相關的法律條文中給出了明確的意見,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除了大家認為的出了事故不處理逃跑之外,即使是救了人送到了醫院但是沒有報案沒有及時準確的提供有效信息的做法依然會被認定為肇事逃逸,建議大家在出事后一定不要選擇逃跑,勇于面對才是正確的做法。
酒駕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2020年最新交通肇事逃逸賠償標準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國有企業土地怎么轉讓
2021-02-26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4租的土地挖的魚塘被征收,補償款歸誰
2021-02-13拆遷房在未辦理房產證時能否改名字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