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近年來被人們熟知,不管是電視、報紙、廣播等等,在社會上揭露網絡詐騙的過程,以提醒大眾掉入陷阱,同時也教給民眾很多防范網絡詐騙的方法。但是,仍有很多人對詐騙有錯誤的看法,接下來讓小編為您講一下四個網絡詐騙常見誤區。
一、被騙的都是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這個群體的成員對新鮮事物了解不足,特別是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了解欠缺,使得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被騙較多。與此同時,該群體因為前半生的職場打拼,往往積累了一定的家庭財富。如此之下,他們的確是一些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青睞的對象。
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老年人并不是唯一的被騙高危群體。我們還進一步發現,除了中老年人以外,高校學生以及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也是易被侵害群體。因為這些人的社會閱歷少,對社會風險的認知預估不足,并且又急于追求成功和積累財富,盲目地嘗試新鮮事物,所以非常容易掉進騙子設定的陷阱。
二、都是因為貪財、智商低,才會上當
關于電信網絡詐騙,普遍存在一大誤區。人們普遍認為:只有貪財之人,才會上當;上當受騙的,都是貪心的傻子??墒牵瑢嶋H上并不是這樣。電信網絡詐騙在早期,的確是利用人們心中的貪念來實施詐騙犯罪的,但隨著這種犯罪手段的普及,詐騙種類和花樣也就不斷翻新。
現在,警方從偵查角度將電信網絡詐騙歸為四十多個大類、一百多個小類。這種種的詐騙手段,對人們心理的利用也各不相同。大概可分為貪、怕、慌、缺、善幾類,稍微不注意就會中招。
所以,對于電信網絡詐騙,我們要重視起來。無論你認為自己社會閱歷有多豐富,認為自己智商高還是學歷高,如果不能及時了解一些防范資訊,很容易就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三、反電信網絡詐騙,都是警察的事
很多人認為,案件的發生和破獲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被騙的是別人不是我;破案抓人是警察的事,跟我沒有關系。其實,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誤區。
電信網絡詐騙造成的損失,絕對不像我們所看到的那么簡單。被電信詐騙的事主以及家人遭受了財產損失和精神打擊,他們是第一受害者;那些接到電話但沒有被騙的民眾受到了騷擾甚至恐嚇,這些人是第二受害者;第三受害者,則是我們置身其中的社會。
因著電信網絡詐騙的遠程非接觸性、隱蔽性特點,僅僅依靠警察一家,是難以完成對案件的偵查、破案以及防范工作的。常規的偵查需要金融部門、通訊運營商以及各個職能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共同配合與支持,警察才能有效開展工作,才能成功將這些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需要多警種、多部門、多方面的參與配合;而在防范此類犯罪的方面,更需要整個社會全員參與。
四、騙子實名使用銀行賬號和電話號碼,為何不予逮捕
很多事主被騙后報警,都能向警察提供對方的賬戶信息以及電話號碼。大家會想,警察可以查到這些賬戶和電話的開戶資料,為何不去抓人?實際上,這些賬戶和電話的開戶人和犯罪嫌疑人沒有一點關系。
那么,賬戶又是怎么來的呢?基本上有兩個途徑:一個途徑是,一些社會底層人員或沒有經濟來源的高校學生為了蠅頭小利,主動用自己的身份證辦理銀行卡,然后以每張卡幾十至幾百元的價格賣給一些收售銀行卡的“卡頭”;另一個途徑就是,這些“卡頭”組織社會人員利用他人或者偽造的身份證件去辦理銀行卡。之后,這些銀行卡會批量販賣給詐騙團伙。電話號碼除了有著和銀行卡同樣的來源外,一些設備、軟件都可以對來電予以偽裝或者隱蔽。所以,光憑電話號碼無法找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
網絡詐騙的受害群眾范圍很大,并不局限于老年人或是一些貪財之人,一些高智商高學歷的人也會掉入陷阱中,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時時保持警惕。再者,依法打擊網絡詐騙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需要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支持。
保險詐騙罪的數額標準是多少
詐騙多少錢應該立案?
詐騙罪的形式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沒領證再婚算重婚嗎
2020-11-13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