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什么區(qū)別?
1、行為性質不同
(1)偷稅是采取非法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稅款還沒有繳到國庫。
(2)漏稅一般是由于納稅人無意中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偷稅則是故意為之。
2、承擔后果不一樣
(1)偷稅:對漏稅者,稅務機關應當令其限期照章補繳所漏稅款,逾期未繳的,從漏稅之日起,按日加收一定的滯納金。
(2)漏稅: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適用的法律不同
(1)偷稅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其他經濟法規(guī);
(2)漏稅適用國內的稅法規(guī)范。
二、逃稅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客體要件
逃稅罪的客體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 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4、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tài)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于確因疏忽而沒有納稅申報,屬于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逃稅罪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
綜上所述,偷稅漏稅是不同的違法行為,兩者的區(qū)別主要在概念定義、客觀表現及處罰措施上,漏稅可能是當事人過失造成,這樣如果事后及時補繳稅款的話可以免于或從輕處罰。而偷稅則是主觀故意,性質相對惡劣,當事人被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責。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新刑法修改了偷稅罪有什么不同?
偷稅漏稅企業(yè)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嬰推拿后身亡,其醫(yī)院是否涉嫌醫(yī)療事故責任
2021-01-23醫(yī)療事故責任與非醫(yī)療事故責任有什么區(qū)別
2021-03-14人民法院副院長如何產生
2020-11-26實用新型專利有效期
2021-02-15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guī)定
2020-12-18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guī)定
2020-11-28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企業(yè)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guī)定的
2021-01-29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xié)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