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刑法關于逃稅罪的處罰是什么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 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在實踐中一般是怎么認定逃稅罪的呢?
(一)客體方面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稅收征管制度。逃稅罪違反了國家的稅收征管法律法規,破壞了正常的稅收征管秩序,使國家稅收遭受損失。
(二)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行為以及扣繳義務人采用上述手段不繳或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刑法修正案(七)》對“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的具體數額標準不再作立法具體規定,由司法機關根據復雜的實際情況作司法解釋并作出適時調整。多次逃稅數額較大未經處理的,按累計數額計算。修正案還規定,對逃稅,竟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稅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處罰的除外。
(三)主體方面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包括個人和單位。
(四)主觀方面
本罪的行為人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具有逃避履行納稅義務,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因過失造成欠稅、漏稅的行為,不構成逃稅罪。
在犯逃稅罪的時候,對納稅人的處罰與對扣繳義務人的處罰是不同的,另外在入罪標準上的要求也存在一些差異。其中若是屬于納稅人犯本罪的話,根據《刑法》中的規定,一般是判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時還會處以罰金。但如果逃稅的數額達到巨大標準,同時占應繳納稅款的30%以上,則將在3-7年有期徒刑之間進行處罰,同時也還會處以罰金。
逃稅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逃稅罪單位犯罪雙罰制的規定是怎樣的?
逃稅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越級上訪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如何賠償
2021-03-26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