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復議機關是否有強制執行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既存在由行政機關實施的情況,也存在由司法機關實施的情況,即行政機關和法院都可以成為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
它們之間的行政強制執行權限的分配,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概括為"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為原則,以行政機關自行強制執行為例外"。
這一行政強制執行制度是在總結各國行政強制執行制度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形成的。
但在現實中,許多行政機關違背這一法定原則,濫用強制執行權,往往給相對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如成都市雙流縣綜管辦強制拆除成都機場高速路兩側廣告牌案 。
二、行政強制執行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當公民或者其他組織沒有履行法律法規規定或者是行政機關做出的行政行為后,行政機關或者是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行政強制執行措施的,在執行強制措施時可以由行政機關或者是人民法院來執行的,當法院受理了行政強制執行措施時也是需要在六個月內執行完畢。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公告期限是多久
行政強制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工傷醫藥費幾個月可以報
2020-12-13什么是律師風險代理,風險代理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1-15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要求有什么
2020-12-22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