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可能無責任或只有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司機就要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
根據《刑法》第133條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肇事后逃逸的,屬法定的加重情節,傷者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傷者沒有死亡,機動車駕駛員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將撞傷者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傷者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嚴重殘廢的,則構成了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按《刑法》規定,將會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
此外,法律還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車人指使肇事司機逃逸,致使傷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員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二、發生交通事故責任賠償怎么確定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范圍和標準,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行調解。
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的,一般按下列原則對當事各方的總損失進行調解:
(一)當事人負全部原因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
(二)當事人負主要原因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
(三)當事人負同等原因責任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四)當事人負次要原因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
三、交通肇事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一)必須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在交通運輸中實施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
(二)必須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這是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條件之一。行為人雖然違反了交通運輸管理法規,但未造成上述法定嚴重后果的,不構成本罪。
(三)嚴重后果必須由違章行為引起,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雖然行為人有違章行為,造成嚴重后果,而且在時間上存在先行后續關系,則不構成本罪。
(四)違反規章制度,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必須發生在從始發車站、碼頭、機場準備載人裝貨至終點車站、碼頭、機場旅客離去、貨物卸完的整個交通運輸活動過程中。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上述問題進行的解答,造成交通事故后,受害人受輕傷的,責任人有逃逸行為時,要承擔全部責任,但需不需要判刑,依據實際情況而定。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門打工需要辦健康證嗎
2020-11-30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有限公司減資需要驗資嗎
2021-03-09可能導致專利新穎性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分別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16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