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死亡賠償多少錢?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逃逸方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受害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主要包括以下賠償項目:
1、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20年計算。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2、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個月標準;
3、被扶養人生活費,被撫養人是未成年人的,計算至18周歲;是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20年。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4、家屬交通費,原則不超過三人處理交通事故的合理交通費;超過的按三人計算。
5、家屬住宿費,原則不超過三人處理交通事故的合理住宿費;超過的按三人計算。
6、家屬誤工費,原則不超過三人處理交通事故的合理誤工損失;超過的按三人計算。
7、精神損害撫慰金。受訴法院所載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精神損害賠償數額也有所不同。
三、如何認定交通肇事逃逸?
1、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為從主觀方面來看,在犯罪惡意上是很小的,是對現場后果的害怕所致。
2、客觀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
3、逃逸后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即該行為是否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雖然沒有逃離現場(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將傷者送到醫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門處理時畏罪逃跑,無論從主觀方面還是客觀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構成的,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
綜上所述,發生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如果有人死亡,肇事者不僅會被追究刑責,還會承擔全部民事賠償。對死者家屬賠償的數額不會少,其中死亡賠償金按照死者當地人均年收入為計算基數,最高乘以二十。另外,死者家屬的誤工費及護理費等,都可以主張賠償。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物權期待權的保護條件
2020-12-31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土地轉讓需要繳納的稅費有哪些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