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拘留可以申請異地拘留嗎?
行政拘留可以申請異地拘留。拘留是指將對象拘禁限制,但拘留不一定需要法院命令,警察機關亦有拘留權,但各國允許拘留的總時間長度不一,有些國家甚至于可以無限期的拘留對象。刑事訴訟中的拘留,稱為刑事拘留。它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遇有緊急情況,暫時限制罪該逮捕的現行犯或重大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方法。
行政拘留是指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一般違法行為,給予的一種最嚴厲制裁,屬于行政處罰的一種。治安拘留最高期限為15日(期滿即釋放,由公安機關決定,在行政拘留所執行對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合并執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過20天。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采取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若被拘留人被批準逮捕,則依據《刑事訴訟法》審理,刑事拘留不是處罰或者制裁。若后被無罪釋放,被拘留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二、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62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在異地執行拘留時,應當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配合。依照《刑事 訴訟法》第64條的規定,決定拘留的機關在拘留后,除有礙偵查或無法通知者外,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有礙偵查的情況包括:其他共同犯罪嫌疑人聞訊后有可能逃匿、毀棄或者偽造證據的;可能互相串通,訂立攻守同盟的;其他犯罪有待查證及還未采取相應措施的等等。但在上述情形消除后,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所在的單位。對沒有在24小時內通知的,應當在拘留通知書中注明原因。無法通知的情況包括:被拘留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的;被拘留人無家屬或工作單位的等等。
三、拘留所可以帶什么進去
《拘留所條例實施辦法》第三章,第十五條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應當對其人身和攜帶的物品進行檢查,嚴禁將違禁品帶入拘室。被拘留人的非生活必需品及現金由拘留所登記并統一保管。拘留所民警應當與被拘留人當面清點、核對后填寫被拘留人暫存物品、現金收據(一式三份,一份由被拘留人收執,一份連同物品、現金存保管室,一份拘留所留作存根),注明物品、現金的名稱、規格、數量、重量、特征等,由拘留所民警和被拘留人共同簽名確認。發現被拘留人攜帶違禁品或者其他與案件有關的物品的,拘留所應當填寫被拘留人違禁品、涉案物品移交清單(一式三份,被拘留人、拘留所和拘留決定機關各一份),由送拘人員、拘留所民警和被拘留人共同簽名確認,經拘留所領導批準后移交拘留決定機關依法處理。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應當由2名以上民警進行。對女性被拘留人的人身檢查,應當由女性民警進行。
《拘留所條例實施辦法》第五章,第四十三條拘留所應當建立被拘留人財物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被拘留人財物。為被拘留人代收、代管、代購物品應當做到明確登記、賬目清楚。代購物品僅限于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食品,物品價格不得高于當地市場價格。拘留所對被拘留人親友傳送或者郵寄的財物應當進行檢查、登記。生活必需品轉交被拘留人,現金由拘留所統一保管,非生活必需品不予接收或者由拘留所統一保管。
因此,簡單概括下拘留所是可以攜帶生活必需品,比如換洗的內衣,襪子,洗漱用品等,非生活必需用品不予接受或者由拘留所統一保管。
拘留人員在拘留所內是可以正常生活的,但是需要接受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教育,到時間后便可以出來。被拘留人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攜帶允許物品,若是攜帶禁止物品的將會直接扣留。在拘留期間也應當遵紀守法,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加以改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刑事拘留判刑之間需要多長時間
司法拘留國家賠償金額是如何計算的?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有哪些手續呢
2021-01-08修路征地未得到補償怎么投訴
2020-12-10交警以車輛違章未處理不予年審年檢合法嗎
2020-12-27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優勢
2021-01-01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