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當事人不追究應該怎么處理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明知自己發生了交通事故,為逃避事故責任,故意逃離事故現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一種違法行為。有兩種情況:
1、人和車都在事故發生后逃離事故現場;
2、棄車逃逸,即當事人將車留在現場,人逃離事故現場。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種性質十分惡劣、清節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為此當事人要承擔對自己不利的嚴重后果。
原來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條例規定
1、肇事后逃逸的,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2、吊銷駕駛證,兩年內不準申領駕駛證;
3、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據刑法規定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情況下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處罰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終生禁駕。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據刑法規定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新法加大了對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力度。
肇事逃逸私了,警察還應當按照程序進行行政、刑事處罰。
私了是在民事糾紛的角度的處理辦法,而肇事逃逸已經觸犯了法律,構成了犯罪。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刑法》第133條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肇事后逃逸的,屬法定的加重情節,傷者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傷者沒有死亡,機動車駕駛員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將撞傷者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傷者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嚴重殘廢的,則構成了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按《刑法》規定,將會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此外,法律還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車人指使肇事司機逃逸,致使傷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員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在日常生活中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我們第一時間要先確保身邊的每一位人員的安全,不要第一時間想著逃跑,避開責任。個人認為發生肇事逃逸的事情,當事人就應該追究到底,讓肇事逃逸的人知道法律法規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犯者必須承擔相應的后果。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交通事故逃逸賠償標準
摩托車撞人后逃逸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07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性質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