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交通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選擇逃逸,其目的就是為了逃避自身應當承當的法律責任,那么,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行為人的哪些行為可以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呢?下面,律霸小編馬上在下文為您具體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
可以將如下情形界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明知發生交通事故,行為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行為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在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的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行為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行為人離開事故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對有以上肇事后逃逸行為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在肇事逃逸之后,如果能夠主動到交管部門或其他公安部門投案并如實交待犯罪事實,且等待接受處理的,根據中國刑法的有關規定仍然可以認定是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延伸補充:
哪些行為不構成肇事逃逸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6、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綜上可知,所謂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因此,只要行為人有以上目的、動機,都可以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你隨時咨詢我們律霸,我們將盡快為您詳細介紹。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辦
交通肇事逃逸會怎樣定罪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判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費是由哪一方出的
2021-02-13本村人宅基地拆遷糾紛怎么維權
2021-02-21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處理或處罰
2021-02-21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民法典包括勞動法嗎
2021-01-24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