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應該理賠哪些
交通事故賠償項目,是指交通事故當中肇事者給予受害者的賠償所包含的項目,主要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營養費、鑒定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
二、交通事故處理程序
(一)現場勘查
1.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即行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必須保護好現場,并迅速報告公安機關。
2、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須嚴格在承諾制度的時間內快速趕赴現場,并快速處置現場。
3、進行現場勘查包括現場訪問、攝影、制圖、丈量、勘驗等系列工作。現場勘查必須做到依法、及時、全面、準確。
4、現場勘查記錄經復核無誤后,應要求當事人或見證人在現場圖上簽名。
5、為檢驗需要,必要時可扣留肇事車輛和當事人的相關證件。
6、與當事人預約事故處理時間。
7、事后展開調查必須依法進行,包括詢(訊)問、痕跡提取檢驗、技術檢測、損害評估和其他必要的鑒定。
(二)責任認定
1、在調查階段,必要時可召集當事人進行舉證。
2、在查明事故的基本事實和收集充足的證據后,嚴格接照規定時間依法作出責任認定。
3、公布責任時,必須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講清事故的基本事實和認定責任的理由與依據。
4、告知當事人若對認定書不服,3日內向上級交警部門申請復核或應當在民事賠償訴訟當中一并解決。
(三)處罰
1、責任認定發生法律效力后,應把對責任當事人作出的處罰意見呈送領導審批。
2、根據領導作出的處罰決定填寫處罰裁決書。
3、向責任人宣布處罰裁決。
4、告知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和法律時效。
5、辦理處罰的相關手續。
6、執行處罰。
(四)賠償調解
1、收集與損害賠償相關的證明、票據、各種資料。
2、在確認傷者治療終結或確定損害結果后,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詢問各方當事人或代理人是否愿意進行賠償調解。愿意調解的,調解次數最多為兩次;不愿意調解的,告知當事人可在法定時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3、調解成功后,制作《調解書》,并分別送交當事人。
4、調解未成功的,應當填寫《調解終結書》,送交當事人,并告知當事人可在法定時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租賃合同存續期間承租人死亡怎么辦
2021-02-03打官司要交些什么錢
2021-01-02什么是商標復審,商標復審有哪些類型
2020-12-18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2021-02-13土地出讓金的返還費用有哪些
2021-01-20買了違建的房屋遇到拆遷怎么辦
2021-01-08協議拆遷簽訂協議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