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房買賣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詐騙的情況,但此時是否構成法律意義上的欺詐,還需要作出相應的認定,看實際情況有沒有達到規定的條件。那其中法律規定屬于商品房欺詐的條件都有哪些呢?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就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屬于商品房欺詐的條件有哪些
構成商品房欺詐的條件:
(一)須有隱瞞真相,制造假象的欺詐行為;
(二)欺詐行為使當事人陷入錯誤;
(三)須有欺詐故意;
(四)實施欺詐之人為相對人或者第三人。開發商的欺詐行為可以表現為無中生有、顛倒黑白的虛假陳述或者誤導陳述,也可表現為重大遺漏或者不正當陳述。
目前,比較普遍的欺詐行為包括:“五證全無”的開發商欺詐消費者,致使消費者無法辦理產權證,以及開發商向消費者隱瞞商品房被抵押、被查封的事實,向消費者兜售等,均可按照購房價款全額計算懲罰性賠償。而對于價值數十萬元的商品房,如果開發商僅對精裝修的地板材質作了虛假陳述,或者為占便宜而多計算了平方米數,應認定為欺詐,應按消費者所付地板價款或者多計面積的價款計算懲罰性賠償。
二、發生房產糾紛怎么辦
(一)糾紛發生前收集好證據,房產交易牽涉幾十件材料,都一一整理好。做好工作日志,列好工作進程表。杜絕自己無意的違約行為,被對方抓住把柄。
(二)錄音證據補充證明交易的過程。很多人認為,只要把交易過程中對方信誓旦旦的話記錄下來,一旦對方違約,就可憑此證據維權。這里要澄清的是,一方面錄音證據與書面合同、文字類材料相比,證據效力比較低,何況錄音取證的技巧一般不夠熟練,連“3W”要素都錄不明白。另一方面,錄音證據只能用于證明履約過程,無法替代實質性的交易要素。因此,錄音錄像證據在司法界評價并不高。
(三)打官司前權衡好退房與收房的利弊。一方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3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立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一般購房合同中賦予對方違約情況下購房人的解除合同權利,且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雙倍返還定金。另一方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0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其繼續履行。
需要看實際的情況有沒有滿足規定的條件,在滿足的情形才能認定屬于欺詐。這樣的情況下,也才可以依法追究對方責任,主張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無效、要求開發商退房、退還購房定金等等。而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如何避免預售商品房糾紛
回遷房可以買賣嗎?商品房與回遷房有哪些區別
關于網簽商品房買賣合同撤銷的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害股東利益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2-3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2021-01-09網絡仲裁對網貸有用嗎
2020-12-22企業跨國并購有什么類型
2020-11-24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