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根據這一規定,適用逮捕應當具備以下三項條件:
(一)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這是逮捕的證據條件、事實條件和前提條件。根據有關司法解釋,這一條件包含下列含義:一是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這就要求查明發生的事實必須是構成犯罪的事實,而不能是其他事實,同時犯罪事實的存在已有一定證據加以證明;二是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三是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如果一個犯罪嫌疑人有數個犯罪行為,只要有證據證明其中一個就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這一條件的要求。
(二)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這是逮捕的量刑條件、罪責條件或稱之為法律條件。逮捕作為最嚴厲的強制措施,應當是適用于性質嚴重的犯罪分子,因此法律上規定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才適用逮捕,而對于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適用逮捕。
(三)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這是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險性方面考慮的。這就是說,如果僅具備以上二個條件,尚不能逮捕,還要看是否有逮捕必要。這一條件一般主要從以下二方面來審查:一是案件性質是否嚴重、是否惡劣;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身情況、主觀惡性的大小。如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已經足以防止社會危險性的,就不應逮捕,而應采用較輕的強制措施。
逮捕羈押的時間是多長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逮捕后的偵查期間最長可以達到7個月。在偵查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發現之日起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偵查期間屆滿后就要移送給檢察機關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于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對于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后,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提起公訴后,檢察機關可以補充偵查一次,期限為1個月。補充偵查完畢后重新提起公訴,重新計算審理期限。簡易程序的審限是20天,普通程序的審限是一個月,至遲不超過一個半月,經高院批準,可再延長一個月。
所以在進入法院程序前,最長的羈押期限是10個半月。進入法庭審理后最長羈押期限要以審理程序來定,簡易程序是70天,普通程序是6個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賣豬不開檢疫票如何處罰
2021-01-03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土地承包經營權由什么部門確定
2020-12-18企業改制土地轉讓
2021-01-01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1-01-05戶口遷出房屋變空心房,拆遷補償比正常房屋低嗎
2020-11-13拆遷安置房如何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3宅基地拆遷的補償有哪些
2021-02-16房屋拆遷的補償如何適用于承租人
2021-03-03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