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是用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法律法規不能作為行政訴訟的證據。
行政訴訟證據的法定種類:
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將證據分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主要證據和次要證據、言詞證據和實物證據、本證和反證等。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根據證據的來源和表現形式,將其分為以下七類:
1、書證。即以文字、符號、圖案等所記載的內容表達的與案件事實有關的人的思維或者行為的書面材料。如行政機關的文件、文書、函件、處理決定等。作為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是行政機關在訴訟中必須提交的書證。
2、物證。即以物品、痕跡等客觀物質實體的外形、性狀、質地、規格等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肇事交通工具、現場留下的物品和痕跡等。
3、視聽資料。即以錄音、錄像、掃描等技術手段,將聲音、圖像及數據等轉化為各種記錄載體上的物理信號,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音像磁帶、計算機數據信息等。
4、證人證言。即直接或者間接了解案件情況的證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陳述。一般情況下,證人應當出庭陳述證言,但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證應與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
5、當事人陳述。即本案當事人在訴訟中就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和承認。
6、鑒定結論。即具有專業技術特長的鑒定人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就與案件有關的專門問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根據鑒定對象的不同,可分為醫學鑒定、文書鑒定、技術鑒定、會計鑒定、化學鑒定、物理鑒定等。
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勘驗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或者物品進行勘察、檢驗、測量、繪圖、拍照等所作的記錄。現場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情況及其處理所做的書面記錄。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行政訴訟的證據,包括物證、書證、證人證言等多種分類,法律法規不是行政訴訟的證據,不能證明案件事實。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員能作為公證當事人的代理人嗎
2021-03-24父母去世留有沒有遺囑的房產怎么繼承
2021-02-05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實現抵押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1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