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與顯名股東的權限是否一致?
隱名與顯名股東的權限是不一致的,因為隱名股東他實際上是實際的股東的人員,而且他是實際投資人員,所以必須要相應相關分紅權益,但是顯名股東就不想有。對于隱名股東是否可以排除對顯名股東的強制執行問題,從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的內部代持法律關系的性質、信賴利益保護的角度、債權人和隱名股東的權責和利益分配上衡量、司法政策價值導向上衡量,這四個角度來看實際出資人是不能對抗人民法院對涉案股權強制執行的。
第一、從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的內部代持法律關系的性質分析。代持法律關系其本質屬于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受合同法相對性原則的約束,隱名股東就該債權僅得以向名義股東主張,對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不產生效力。本案營口沿海銀行的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資料中,涉案股份均登記于中商財富名下,中商財富可以據此主張行使股東權利,在公司對外關系上,名義股東具有股東的法律地位,隱名股東不能以其與名義股東之間的約定為由對抗外部債權人對名義股東的正當權利。
二、從信賴利益保護的角度來分析。
根據商事法律的外觀主義原則,交易行為的效果應以交易當事人行為的外觀為準。就本案而言,中信濟南分行對涉案股份申請強制執行具有信賴利益并應優先保護。
從債權人和隱名股東的權責和利益分配上衡量。債權人對名義股東的財產判斷只能通過外部信息,股權信息查詢獲得,但代持關系卻較難知悉,屬于債權人無法預見的風險,不能苛求債權人盡此查詢義務。本案由海航集團承擔因選擇代持關系出現的風險和不利益,更為公平合理。
第四、從司法政策價值導向上衡量。現實生活中因為多種原因產生股份代持的現象,但從維護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如果側重于承認和保護隱名股東的權利從而阻卻執行,客觀上則會鼓勵通過代持股份方式規避債務,逃避監管,徒增社會管理成本。本案中,依法判決實際出資人海航集團不能對抗人民法院對涉案股權強制執行,有利于規范商業銀行股權法律關系,防止實際出資人違法讓他人代持股份或者規避法律。
現實生活當中經常看到有一些公司法律當中明文的規定了,有一些具體的股東的類型,比如說有隱名股東和顯明股東這兩兩種不同類型的,如果說在權益這方面的話,兩者所享受的權益完全是不同的,實際的投資人員肯定能夠享受到分紅的權利。
隱名股東如何退出投資
隱名股東是否有查賬權?
公司法對隱名股東的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撞車逃逸怎么處理
2021-01-12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
2020-12-07多家企業出資成立新公司如何設立股東會
2021-01-13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贈與合同約定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1-02-20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