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欒城縣律師 中堂鎮律師 市中區律師 香洲區律師 湖南律師 嶗山律師 高邑縣律師
按照最新私募基金管理辦法,私募基金應當向合格的投資者進行募集,這樣也能保證私募基金的平穩運行。要想成為私募基金合格者,要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就要將回報的,這里又牽扯到一個復雜的稅收問題,那么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稅后如何處理?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下相關內容。
一、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應符合哪些條件?
(一)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
(二)投資于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
(三)單位投資者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個人投資者金融資產不低于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萬元。
其中,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托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
二、哪些投資者視為合格投資者?
(一)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會公益基金;
(二)依法設立并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投資計劃;
(三)投資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
(四)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者。
三、私募基金合格者稅務如何處理?
投資者層面的稅收問題,因投資者的屬性不同而不同。對自然人投資者,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如果投資于公司型私募基金,則屬于一般的自然人投資者,按“財產轉讓所得”或“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納稅,稅率為20%。
對企業投資者,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故如果投資于公司型私募基金,基金分配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收益可以免征所得稅,但如果企業投資者通過轉讓公司型私募基金的股份實現退出,則需要按25%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企業投資者投資有限合伙制私募,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合伙企業合伙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9號),按“先分后稅”原則,企業投資者在獲取基金收益后要按照25%的企業所得稅率交稅。
由此可見,按照稅法相關知識,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稅后處理要根據個人投資者和企業投資者進行劃分。對于個人投資者,要按照私募基金收益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企業投資者,則要執行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所以私募基金合規投資者在享受基金回報的同時,別忘了履行納稅的義務。
期貨私募基金是什么?
最新私募基金管理辦法中有何新規定?
2020最新私募基金管理辦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定醫療事故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4刑事附帶民事審判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5二手房買賣合同的范本
2021-01-16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嗎
2020-12-05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