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自愿解散的原因有哪些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解散的原因有三大類:一類是一般解散的原因;一類是強制解散的原因;一類是股東請求解散。
(一)一般解散的原因。一般解散的原因是指只要出現了解散公司的事由公司即可解散。我國公司法規定的一般解散的原因有:
1、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但在此種情形下,可以通過修改公司章程而使公司繼續存在,并不意味著公司必須解散。如果有限責任公司經持有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經出席股東大會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修改公司章程的決議,公司可以繼續存在。
2、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二)強制解散的原因。強制解散的原因是指由于某種情況的出現,主管機關或人民法院命令公司解散。《公司法》規定強制解散公司的原因主要有:
1、主管機關決定。國有獨資公司由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作出解散的決定,該國有獨資公司應即解散。
2、責令關閉。公司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被主管機關依法責令關閉的,應當解散。
3、被吊銷營業執照。
(三)請求解散的原因。新修訂的《公司法》規定,當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在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10%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二、公司解散有何影響
公司解散是否導致公司法人資格的終止因國家而異,英國實行“先算后散”體制,解散即意味著公司法人人格的終止,我國實行“先散后算”的體制,美國、日本和歐洲大陸國家亦然,這種解散并不導致公司法人人格消滅,只是導致清算程序的發生。只有清算完成后,公司的法人人格才消滅。由此可知,在我國,公司解散后,對公司產生如下影響:
(一)公司進入清算程序。除因合并、分立而解散外,在其他解散的情形下,公司均需進行清算,通過清算,結束解散公司的既存法律關系,分配剩余財產,從而最終消滅其法人資格。
(二)公司仍存續,但應停止積極營業活動。在清算期間,公司存續,但不得開展積極的經營活動,即其活動限于與清算有關事務。
解散屬于公司消滅法人資格的原因之一,但實踐中也要滿足了解散的條件之后,那么才有可能導致公司消滅法人資格。《公司法》中就公司解散的原因有一定的規定,但要注意只有清算完成后,那么才會導致公司法人資格的終止。
公司解散事由與情形
2020公司解散債權債務如何處理?
公司解散協議范本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平安保險人傷理賠手續流程和車險理賠流程
2020-12-04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拆遷協議改名手續費是多少
2021-01-21拆遷補償有沒有具體標準
2021-02-14拆遷安置房贈贈與書怎么寫
2021-02-09拆遷安置房有哪些顯著特點
2021-02-13北京拆遷安置政策有哪些
2020-12-20我國對于殘疾人拆遷優惠政策都有哪些呢
2020-12-24廣州"三舊"改造拉升周邊一二手樓價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