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規定了許多民法領域中的基本問題,債權的產生涉及到債權債務關系中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民法總則也做出了詳細規定。那么,民法總則屬于債權產生的原因的規定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相關的知識。
一、民法總則債權產生的原因
(1)合同。合同是債權產生最主要的原因。
(2)侵權行為。侵權行為可分為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行為。在一般侵權行為中,當事人一方只有因自己的過錯而給他人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失時,才負賠償的責任,如果沒有過錯,就不需負賠償責任。而在特殊侵權行為中,只要造成了他人的損失,就算你自己不存在過錯,你仍要負賠償責任。
(3)不當得利。不當得利是指既沒有法律上的原因,也沒有合同上的原因,取得了不當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損失的行為。在不當得利的情況下,受到損失的當事人有權要求另一方返還不當利益。
(4)無因管理。無因管理的含義是指,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的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和服務的,提供管理和服務的一方有權要求他方支付必要的費用。貨款;加工款;租金;交貨;貨物運輸;技術服務。
二、民法總則的基本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2017年3月15日通過并公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民法總則》分為11章,包括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附則,共206條。
根據我國立法計劃,中國民法典將由總則編和各分編組成,目前考慮分為物權編、合同編、侵權責任編、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等。編纂工作按照“兩步走”的思路進行:第一步,編纂民法典總則編,即《民法總則》;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擬于2018年整體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分階段審議后,爭取于2020年將民法典各分編一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通過,從而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民法總則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統領民法典各分編;各分編將在總則的基礎上對各項民事制度作出具體規定。《民法總則》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為基礎,采取“提取公因式”的辦法對基本民事制度作出規定,修改與完善了部分現行法律規定。毋庸置疑,在統一民法典出臺前,法律規則之間的相互沖突必將更加頻繁。
綜上所述,民法總則屬于債權產生的原因的規定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合同行為、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一般來說,當事人之間產生債權關系大多是發生了上述四種情況,但是也可能會因為其他事實行為引起債權,因此,民法總則的規定也不是封閉性的。
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區別是什么
債權債務訴訟時效
典型的民間債權債務糾紛案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合同有用嗎
2021-02-15不安抗辯權是不是不適用于所有情況
2021-02-25屋里漏水物業是否能處理
2021-03-08榮譽權有哪些特征
2020-12-11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人壽保險的種類及保險責任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