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訴訟案件中,如果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義務人是有法定拒絕的權利的。對于這個拒絕的權利,就是法律上所說的抗辯權。行使抗辯權,是當事人的一項權利。在需要行使抗辯權的時候,當事人應當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行使抗辯權,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為了便于大家理解,下面將為大家介紹,行使抗辯權的條件是什么?
行使抗辯權的條件是什么?
合同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應當滿足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和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樣,先履行抗辯權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是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有一定的關聯性。一單務合同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的問題。當事人互負債務,如果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也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此外,兩項債務間應當有對價關系。如果沒有對價關系,也不存在先履行抗辯權。
二、當事人履行有先后的順序。
先履行抗辯權的當事人履行有先后順序之分,此為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最大區別。“先后順序”是依當事人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或者根據交易習慣而確定先后順序。飛只有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的,后履行的一為當事人才享有先履行抗辯權
三、須有先履行合同債務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債務或者履行合同債務不符合約定。
此為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條件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其實質上是對應當先履行合同義務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抗辯,是在不終止合同效力的前提下,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有利措施,既可以防止自己在履行后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又可降低成本。如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先交貨、后付款”或“先付款,后交貨”,均有履行上的先后順序,若應當先履行義務而未履行,實為違約,則后履行當事人即可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四、須為先履行一方當事人應當先履行的債務是可以履行的。
若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不可能被履行了,則后履行一方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已失去意義。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抗辯權的行使是普遍的。雖然抗辯權可以維護當事人的權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訴訟案件,其當事人都可以行使抗辯權。首先,當事人需要滿足行使抗辯權的條件,之后,才能更好的行使抗辯權。小編已經將抗辯權行使的條件介紹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江蘇海門離婚兒童撫養費標準
2021-01-15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林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22農村房屋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3關于對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限制
2021-01-22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能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標準嗎
2021-03-02拆遷房房產證改名字怎么辦理
2020-12-02酒泉市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08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是怎樣的
2020-12-06佛山瀾石片區舊改 將促進珠三角城市融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