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事行為能力上講,未成年人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大多數的民事活動都需要有監護人的追認才能有效。但在債權債務關系中,未成年人寫的欠條是否有效?如果有效,而未成年自身又沒有償還能力時,債權人能否向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討債呢?對于這些問題的具體內容,本文將一一為您講述。
一、未成年人寫的欠條是否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因此,所謂的債務人在實施借款這一民事行為時若的十周歲左右的未成年人,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來說,其數額較大的借款并非其按常理、智力所能理解并預見相關法律后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因此,未成年債務人獨立實施的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屬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依法應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事后追認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理解與適用》第五條第一款“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二、能否向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討債
基于監護人具有對被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監護人也可被作為討債對象。
但是,法律規定的監護人范圍較廣,而且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本身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是無行為能力人,有的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的自己有財產,有的則無財產。
因此,僅僅了解監護人可以作為討債對象還不夠,還必須掌握其中的細節,以避免在催款清欠中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應該明確,關于監護人范圍的規定不等于監護人的確定,法律規定監護人的范圍,是為防止出現被監護人無人監護的各種情況,而規定一定的順序的目的,則在于讓人們按排列次序確定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監護人。因而,作為債權人在一情況下可以以此類推,確定誰是監護人,并向其請求賠償。
能否向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討債?對于這些問題,上文中都有十分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來幫助。未成年人的欠條不一定會無效,亦不一定會有效,而在有效的情況下,未成年人就成為債務人,需要向債權人償還債務。如果未成年人本身無法償還,債權人可向未成人的監護人討債。但具體應該怎么討債才有效,建議您咨詢專業的債權債務律師,以更好地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維護您的合法債權。
欠錢沒有欠條怎么辦
欠條怎么打具有法律效力?
民間借款欠條怎么寫才有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事故發生該怎么處理
2020-11-08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企業改制土地轉讓
2021-01-01工業用地的拆遷包括哪些補償項目
2021-01-13拆遷獎勵是什么,國家有什么文件規定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