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合同欺詐構成犯罪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欺詐是屬于合同糾紛的一種,是不會構成犯罪的,如果是合同詐騙,詐騙財物數額較大的,就會構成刑事犯罪。
法律依據:
《民法典》(2021.01.01生效)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二、欺詐等行為導致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1、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以后,對已經交付給對方的財產,享有返還財產的請求權,對方當事人對于已經接受的財產負有返還財產的義務。返還財產有以下兩種形式:
(1)單方返還。
單方返還,是指有一方當事人依據無效合同從對方當事人處接受了財產,該方當事人向對方當事人返還財產;或者雖然雙方當事人均從對方處接受了財產,但是一方沒有違法行為,另一方有故意違法行為,無違法行為的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返還財產,而有故意違法行為的一方當事人無權請求返還財產,其被對方當事人占有的財產,應當依法上繳國庫。單方返還就是將一方當事人占有的對方當事人的財產,返還給對方,返還的應是原物,原來交付的貨幣,返還的就應當是貨幣;原來交付的是財物,就應當返還財物。
(2)雙方返還。
雙方返還,是在雙方當事人都從對方接受了給付的財產,則將雙方當事人的財產都返還給對方接受的是財物,就返還財物;接受的是貨幣,就返還貨幣。如果雙方當事人故意違法,則應當將雙方當事人從對方得到的財產全部收歸國庫。
2、折價補償
折價補償是在因無效合同所取得的對方當事人人的財產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時,按照所取得的財產的價值進行折算,以金錢的方式對對方當事人進行補償的責任形式。
3、賠償損失
當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雙方的過錯給對方造成損失時,還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此種損害賠償責任應具備以下構成要件:
(1)有損害事實存在。
(2)賠償義務人具有過錯。這是損害賠償的重要要件。
(3)過錯行為與遭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欺詐等行為一般會導致合同無效,對于任何的民事主體來說,若是想要通過簽署合同的方式,與其他的民事主體簽署合同,是必須要將合同相關的事宜如實的告訴對方的,否則就有可能構成欺詐,只要證明欺詐的行為存在,那么就可以請求撤銷該合同。
商家價格欺詐賠償幾倍?
涉嫌價格欺詐怎么投訴?
欺詐訂立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事故傷殘評定賠償證據
2020-11-14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嗎
2020-12-25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則
2021-01-01人壽保險的除外責任
2021-02-22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