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平等原則
《合同法》第3條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平等原則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當事人,在權利義務對等的基礎上,經充分協商達成一致,以實現互利互惠的經濟利益目的的原則。這一原則包括三方面內容: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在法律上,合同當事人是平等主體,沒有高低、從屬之分,不存在命令者與被命令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這意味著不論所有制性質,也不問單位大小和經濟實力的強弱,其地位都是平等的。
(2)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對等。所謂“對等”,是指享有權利,同時就應承擔義務,而且,彼此的權利、義務是相應的。這要求當事人所取得財產、勞務或工作成果與其履行的義務大體相當;要求一方不得無償占有另一方的財產,侵犯他人權益;要求禁止平調和無償調撥。
(3)合同當事人必須就合同條款充分協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合同是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是在互利互惠基礎上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并就合同條款取得一致后達成的協議。
2.自愿原則
自愿原則是合同法的重要基本原則,合同當事人通過協商,自愿決定和告訴相互權利義務關系。
3.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作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其意義和作用是:公平原則是社會公德的體現,符合商業道德的要求。將公平原則作為合同當事人的行為準則,可以防止當事人濫用權力,有得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和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作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終止后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相互協作。
5.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遵守法律,尊重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合同法的重要基本原則。
合同可以說在現實生活、工作中使用的是非常多的,能夠叫得出名字的合同,就包括勞動合同、借款合同、買賣合同、贈與合同、租賃合同、承包合同、居間合同等等,雖然不同的合同特征不一樣,但在訂立合同的時候,必須都是要遵循上述合同的基本原則。
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合同法是民法還是商法?商法與民法的區別有哪些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