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義務簡單的來說就是指合同當事人所約定的義務。但是在現代合同法與傳統合同法中對合同義務的定義有著部分的差異。那么,合同義務的特征具體有哪些呢。這是大家所需要了解的。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來關于合同義務的特征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合同義務。
通過定義可知先合同義務具有如下特征:
1、先合同義務的主體是特定的
即締約合同的雙方為締約合同進行接觸磋商,由一種普通人之間的陌生關系進入特殊密切聯系的關系,實現了義務主體的特定化、相對化。
2、先合同義務成立的理論依據是誠信原則
誠信原則要求締約雙方維持特殊的信賴關系,互守諾言,講究信用,共同促成合同締結成功。如果違反該義務而給對方造成損失時,即使合同未成立或已經訂立的合同被撤消或宣布無效,也要進行損害賠償。
3、先合同義務是一種法定義務
先合同義務是法律強制締約雙方承擔的義務。是一種強制性規范而非任意性規范,不是由當事人合意產生的義務,也不允許雙方排除。因此違反先合同義務是違法行為而非違約行為。
4、先合同義務是附隨義務
相對于有效成立的合同所生的合同義務而言,先合同義務并不決定合同類型,不以給付義務為內容。而且隨締約關系的不斷發展,依據誠信原則逐漸形成不同內容的協力、告知、保護、保密等義務。
5、先合同義務始于要約生效,終于合同生效
在要約生效前,雙方只是一般人之間的關系,相互間的期待和義務較弱,沒有進入特殊信賴關系范圍內。隨著雙方的接觸,耍約生效后,要約對要約人和受要約人產生約束力,進入特定信賴關系。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可能基于信賴對方而作出締結合同的必要準備工作,對于違反先合同義務的行為進行制裁才有意義。[3]而在要約生效前,要約并未發生法律拘束力,若一方因可歸責于另一方的過錯而有損失,可用侵權行為法或不當得利加以救濟。如在要約生效前,當事人承擔先合同義務無疑加重了締約雙方的負擔,不利于交易的順利進行。當然“在少數情況下, 并不存在要約,但合同談判的當事人一方卻基于信賴而受損失,出于公平與誠信的考慮,也會存在締約過失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四十二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以上的內容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來的關于合同義務的特征,相信您在閱讀了上文過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還有其他什么法律方面的問題,您可以直接來電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合同債務人如何履行合同義務
完全履行合同義務有哪些內容
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勞動者有哪些后合同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2021-03-14專利權人請求自己的專利宣告無效可以嗎
2021-02-09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