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務合同有訴訟時效嗎?
有訴訟時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沒有規定訴訟時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有相關規定。具體如下:
1、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2、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4、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勞務合同糾紛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
根據《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天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既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超過時限的,一般不予受理。假如因為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逾期的,則應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予以說明。
三、勞務合同糾紛是先仲裁還是先訴訟
1、勞動爭議需要先仲裁后訴訟。
2、根據法律規定,對于勞動爭議糾紛,應當先申請勞動仲裁,對勞動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到法院起訴。勞動仲裁是到法院起訴的必經程序。
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出現以下情形,應先向申請勞動仲裁,不服仲裁決定,之后才能提起訴訟: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當然了,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維權:比如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一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勞務合同糾紛訴訟必須先仲裁嗎
提起勞動糾紛訴訟是勞動糾紛雙方當事人行使訴權的一種表現。勞動糾紛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糾紛訴訟,要求人民法院按照司法程序處理糾紛,維護自已的正當權益。勞動糾紛當事人提起訴訟,必需具備法定的起訴訟前提。
綜合上面所說的,任何合同都是有訴訟時效的,但不同的合同法律所規定的訴訟時效就會不一樣,對于勞務合同如果雙方起了什么糾紛的話,一定要 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提交訴訟,這樣法院才會在規定的時間之內進行受理,從而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勞動爭議起訴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務糾紛訴訟時效是怎樣規定的?
不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0-12-30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