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認定丟失槍支不報罪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和國家對槍支的管理制度。槍支縣有較大的殺傷力,一旦丟失,對社會即構成嚴重的威脅。為了確保公務用槍的安全,《槍支管理法》對公務用槍的日常管理有嚴格的規定,要求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必須妥善保管槍支,確保槍支的安全,嚴防發生槍支被盜、被搶、丟失或者其他事故。這是依法配備公務用槍人員應盡的職責。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丟失槍支后不及時報告,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即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可以配備公務用槍的有:
(1)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機關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擔負案件偵查任務的檢察人員,海關的緝私人員。
(2)國家重要的軍工、金融、倉儲、科研等單位的專職守護、押運人員在行守護押運任務時確有必要使用槍支的。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槍支丟失但不及時報如果不知道槍支丟失而沒有報告的,不構成本罪。行為人對于槍的丟失,可能是出于過失,但不及時報告,卻是出于故意。
二、丟失槍支不報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認定本罪的罪過形式是過失與實際情況不符。行為人丟失槍支后,對于槍支流失于社會對公共安全的潛在危險,理智正常的人都能夠預見,因此不存在疏忽大意成立的余地。如果已經預見發生嚴重后果的可能性,卻因為怕受到處分而不及時報告,對危害后果的發生懷著僥幸的心理以致嚴重后果發生,只能認定行為人為是“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即間接故意),而不能認定為“輕信能夠避免”。
2、本罪存在間接故意成立的可能,即行為人丟失槍支后不及時報告,對嚴重后果的發生聽之任之。
3、不能排除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基于直接故意的心理態度。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在法律上的地位是相同的,既然間接故意可以構成,直接故意當然也可以構成;而且,不排除在某些情況下,行為人出于其他的目的(例如報復社會)而對嚴重后果的發生持希望的態度。因此,筆者認為,本罪主觀方面是不可能基于過失的心理態度的,只能認定本罪為故意犯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您所配備的槍支一旦發生被盜、被搶或者丟失的事件,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以免造成嚴重后果。關于怎么認定丟失槍支不報罪的問題,小編就為大家解答到此。實踐中,犯此罪的,我國規定的量刑也是比較重的,此時最好是委托專業的律師來辯護處理。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或者進一步的需求,如果您對此還有疑問或者有進一步的法律需求,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捏造事實破壞別人婚姻的法律后果
2021-01-04股東會決議需要多少股東通過
2021-03-17改正違法行為適用于哪些情形
2021-01-08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