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制度具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防衛人之防衛行為,是同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斗爭的正義、合法行為;另一個是防衛人對不法侵害者的損害是被迫的,目的在于維護公共利益、本要或者他人的合法利益不受非法侵害。因而,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正當防衛行為不負刑事責任。與此相適,我國《民法通則》第128條規定: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可見,正當防衛既不承擔刑事責任,也不承擔民事責任。立法上之所以如此規定,目的就在于鼓勵、支持和保護人民群眾同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斗爭。然而,立法者的這一明智意圖并沒有在相關的法律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得到徹底貫徹,這不能不說是立法工作上的一個重大疏漏,這一疏漏無論是就立法理論而言,抑或是就法治實踐而言,均令人感到諸多遺憾。
遺憾之一:合理與公正受到懷疑。
合理與公正不僅是社會主義的立法要求,也是法律適用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我國,由于社會主義道德和社會主義法律的一致性,一般說來,合法的也往往是合理的,是符合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公平要求和法律所追求的目的的。令人不解的是,《刑法》規定的正當防衛制度所基于的理由,在《條例》中卻未予明確肯定。從邏輯的角度來看,就立法目的而言,《刑法》與《條例》是一種交叉關系;就概念的外延而言,“違法”是屬概念(上位概念),“犯罪”是種概念(下位概念),二者之間是從屬關系。人民群眾同犯罪行為進行斗爭需要正當防衛,同尚不構成犯罪的擾亂社會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的違法行為進行斗爭則不需要正當防衛,這既不合邏輯,又不合情理。對犯罪行為要進行制裁,對未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也不能姑息和縱容,這不僅是社會主義法律的正義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的道德要求。《條例》則未能充分反映這一道德要求,立法上的這一缺陷自然導致在法律適用時出現“合法不合理”的矛盾,從而使人民群眾對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適用的合理性與公正性產生懷疑。
遺憾之二:挫傷了人民群眾同違法行為進行斗爭的積極性。
正當防衛行為是極具正義性的行為,符合中華民族懲惡揚善的傳統美德,不但無害于社會,而且有益于社會。正當防衛的意義在于:1.鼓勵和支持人民群眾不怕違法犯罪分子的淫威,敢于挺身自衛,見義勇為,制止不法侵害,維護國家、集體和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2.可以使有違法犯罪行為的人畏懼法律,懼怕好人,從而在一定程序上起到制止和預防犯罪的作用。由于《條例》未規定正當防衛制度,實踐中,公民因制止不法侵害行為而實行正當防衛往往不能得到公安機關的理解和支持(此種案例比比皆是),甚至要承擔行政責任和賠償責任,這必然要極大地挫傷群眾同違法行為進行斗爭的積極性,并且,還會使違法行為人在某種程序上得到縱容。這一立法上的缺陷所產生的負效應是極端嚴重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致人死亡的法律認定標準
2021-02-15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
2021-03-22商標復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7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3-26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