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淡化理論的核心是削弱了馳名商標的顯著性特點,降低了馳名商標商品的銷售力。判定是否對馳名商標構成侵權是以定性為標準,而不是以量化為標準雖然淡化理論是從保護私權角度出發,混淆理論是從公共利益出發,但是,淡化理論在加強了對私權利保護的同時,同樣達到了混淆理論中對公共利益的保護目的對于馳名律保護的理論,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和學說,分別是:混淆說、聯想說、淡化說,以及相對保護主義和絕對保護主義。上述法學理論觀點,深刻地影響了各國對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且在立法方面存在不同及差異。由此,結合我國的立法及司法實踐,研究對馳名商標法律保護的理論問題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對馳名商標的保護采用了相對保護主義原則,即商標權人禁止他人對其馳名的商標在相同或相類似商品中使用、注冊、仿制的規定。《與貿易有關的協議》(以下簡稱“trips協議”)對馳名商標跨類保護的規定采用的則是絕對保護主義的原則,即馳名商標權人有權禁止任何人在商品、商號服務標記、域名等領域使用注冊的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原則。不論是相對保護主義原則,還是絕對保護主義原則,都是對馳名商標區別于其它商標權保護的一種特殊保護,這兩種原則都是建立在“混淆說”的基礎上。trips中的規定以《巴黎公約》中的規定為基礎,對注冊的馳名商標進行跨類保護$類保護的依據是“會暗指商品或服務與注冊商標所有人之間存在某種聯系”。對于侵權商標(或服務)與馳名商標的這種聯系,歸結到消費者的主觀方面,即指消費者在對侵權商標與馳名商標聯系的基礎上因聯想而造成的混淆結果。因此,trips中對馳名商標進行跨類保護的理論基礎,依然是混淆說理論。所謂“混淆”,就是消費者錯誤地認為某一商品或服務都屬于另外的生產者和商標持有人。混淆理論基于公共利益角度,從保護消費者權益出發,用消費者的眼光審視某一商品或服務是否構成對馳名商標的侵權。對于“聯想”說,美國法學家富蘭克·斯凱特《商標保護的理論基礎》一文中表述為:“以一種整體或互相關聯的方式來觀察,并考慮諸如商標的顯著個案的特殊情況,如商標與標記之間在音、形、義的某方面存在近似,且通過這一近似能產生標記與商標的聯想時,即可認定兩者近似。”即代表了“聯想說”的觀點。但聯想說只是判定侵權商標或標記的近似問題的依據,實際上是混淆說理論的擴展和延伸。實踐中各國在立法中并未廣泛采納為基本的理論指導和立法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程序
2021-01-18老工傷人員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8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強行隔離戒毒怎么通知家人探視
2021-03-06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保險理財的原則
2020-11-26經營土地承包權的性質是如何的
2021-01-10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效力認定
2020-12-06土地流轉后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