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二款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六條單位犯本節第三百三十八條至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區分破壞性采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壞或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第39條至第41條的規定,對于未經許可擅自采礦的;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等行為,又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以及破壞采礦、勘查設施的,依照《刑法》第156條的規定定故意毀壞財物罪,對直接責任人員或者破壞采礦、勘查設施的人追究刑事責任。即按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
破壞性采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相似之處在于它們在客體上都侵犯了財物的所有權,主觀上都出于故意。但兩罪之間卻存在著本質的差別:
(1)客體要件不同。破壞性采礦罪主要侵犯的國家保護礦產資源的管理制度;而故意毀壞財物罪侵犯的則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2)客觀要件不同。破壞性采礦罪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礦產資源保護法的規定,實施采礦行為,從而造成礦產資源破壞,但這種行為并沒有改變礦產資源的性質,只是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巨大浪費現象,降低或減少其利用率和回收率,從而造成對整體礦產資源的破壞,但礦產資源本身仍具有其原有價值和使用價值;而故意毀壞財物罪在客觀上則表現為毀壞行為,即毀滅、損壞,其結果是使公私財物的使用價值或價值部分或全部喪失。
(3)主體要件不同。破壞性采礦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而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犯罪主體只能由自然人構成。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破壞性采礦罪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房貸的夫妻離婚程序
2020-11-15衛生行政執法的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26工傷爭議調解協議書
2021-01-15原產地標記注冊申請書范文
2021-01-23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抵押擔保責任屬于連帶債務嗎
2021-01-11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有關收養孩子條件和手續是什么 ,收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22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