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并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從法律的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故意傷害罪是我國嚴厲懲治與重點防范的暴力型犯罪之一。
但是就本罪的成立而言,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只有達到法定的輕傷、重傷標準時,才構成故意傷害罪,司法機關方予以立案。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損害,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果沒有造成輕傷以上的傷害如沒有達到傷害等級或雖達到等級卻屬輕微傷,則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所謂輕傷,是指由于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于人體,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于輕微傷害的損傷。鑒定應當以外界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害及后果包括損傷當時的傷情、損傷后引起的并發癥和后遺癥等全面分析、綜合評定。所謂重傷,是指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喪失聽、視覺或者其他器官功能以及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損害的傷害。
在一般情況下,對被害人造成的損傷是輕傷還是輕微傷,決定了對行為人是否應追究刑事責任,是否應認定為故意傷害罪的界限。因此,區分輕傷害與輕微傷害的界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司法鑒定機關區分輕傷害和輕微傷害主要是根據以下原則來進行的:凡是損傷伴有輕度器官功能障礙,受傷當時或治療過程中對生命均無危險,或治療后只使勞動能力有輕度下降的,都屬于輕傷;凡是損傷僅僅引起機體暫時和輕微的反應,基本不影響器官功能,一般均能自行修復的,就屬于輕微傷害(表皮擦傷、剝脫、小范圍的皮下血腫以及一些極輕微的骨折等)。輕傷害與輕微傷害區別的主要標志之一,就是看其能否自行修復。一般說來,輕微傷害不需要專門的手術治療,人體通過自身的代謝功能便能使其復原,或者僅采取簡單的醫療手段和護理就能使傷勢很快痊愈。而輕傷害在通常情況下都必須進行專門的治療,有時還需要特殊護理。否則傷勢就有可能惡化、感染或引起其他嚴重的并發癥和后遺癥。
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量刑基準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婦女生產期間可以免職嗎
2020-12-06涉外結婚必須公證嗎
2021-02-10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五保戶的監護人是誰
2021-03-0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
2020-11-09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