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賠償細則具體有哪些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0條的規定,醫療事故賠償的項目包括11項,具體為: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殘疾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并較為明確地規定了上述賠償項目的計算標準和計算辦法。
一、 醫療費
“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1、醫療費包括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中西)藥費、住院費、醫療機構的護理費等。憑合法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收費單據計算。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4條的規定,治療一般應在發生醫療事故的所在地醫療機構進行治療,未經醫院批準或出具證明而強行轉院、擅自另找醫院治療的費用,一般不予賠償;擅自購買與損害無關的藥品或者治療其他疾病的,其費用不予賠償。患者經醫院治療已痊愈后,沒有必要再住院治療的,應當立即出院。如果無正當理由拒不出院的,繼續住院的費用由患者自理。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醫療費還包括“其他器官功能訓練費”和“適當的美容費”,僅作參考。
2、“原發病醫療費用”是指非醫療事故所致的、患者治療本身原有疾病的醫療費用。可從兩個方面加以審查:
(1)以醫療事故發生的時間判斷。醫療事故發生前的醫療費用為原發病醫療費用;
(2)以處方藥品和治療項目判斷。凡用于治療患者本身原有疾病或損傷的藥費、檢查費、治療費等為原發病醫療費用。但上述原則也不完全盡然,如以時間判斷為例,醫療事故發生前的醫療費用為原發病醫療費用,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反之卻不必然,因為醫療事故發生后,往往兩種醫療費用會同時交混發生,即在治療因醫療事故給患者造成的損害的同時,也在治療患者的原發疾病,特別是當患者的原發病為重危疾病、而醫療事故只給患者造成較輕傷害(如四級醫療事故)時,單純以時間來劃分,將醫療事故發生后的所有醫療費用視為非原發病醫療費用,顯然有失公平。出現爭議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界定,必要時可通過司法鑒定部門單純就醫療費用予以鑒定。
醫療事故的賠償需要自己進行一定的了解,因為涉及的有關內容較多,所以自己不可能完全知曉,所以在實際生活中,一旦有了此類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尋求有關部門的幫助,從而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因此事情的處理所消耗的時間就會較多。
醫療事故鑒定答辯書范文
關于醫療糾紛責任認定和承擔方式
衛生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侵權行為怎么規定
2021-03-02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企業員工試用期管理有哪些誤區
2021-01-16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領取結婚證但爽約不出席婚禮巨額彩禮如何歸屬
2021-01-21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總結范本如何書寫
2020-11-08企業公司股份制改造中的39個問題及解決方案
2021-03-22對保險欺詐規定的三種仲裁方式是
2021-03-03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勞動糾紛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2-13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