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醫患到紛找哪里投訴?
可以到衛生行政部門投訴或實施行政裁決。對行政裁決的不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訴訟再次進行解決。
醫療糾紛處理有幾個途徑。
一是協商。醫患雙方就賠償問題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雙方簽訂協議書,可以辦理公證或律師見證,并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二是第三方調解。醫患雙方本著自愿、合法、公正的原則,在醫調委進行調解。
三是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當事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并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
四是向人民法院起訴。醫療糾紛可以不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侵權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1年,以違約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2年,均自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二、如何避免醫療糾紛?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⑴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應熟悉掌握常用的衛生管理法律、法規。
⑵加強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服務意識。
2、醫療機構應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醫療質量事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醫療糾紛的發生與醫療質量的高低成正相關關系。要提高醫療質量、對醫療安全有保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就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對影響醫療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控。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并加強管理。
病歷是疾病的診治經過及療效的原始記錄,是進行醫學研究的原是資料,也是判斷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是否得當的法定證據。它不僅涉及到醫學技術問題,還涉及日后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賠償問題。發生糾紛后,病歷將成為認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民事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依據。
4、重視醫療以外的其他安全問題,減少非醫療因素引發的醫療糾紛。
我國現在的醫患關系是非常敏感的,醫療資源的分布極度不平衡,加之患者現在的治療成本本身就非常的高,患者很多時候搬到醫院治療看成是一種對等的消費模式。當然,醫療隊伍當中也確實存在著一些不負責任的醫療人員,衛生行政部門需要在這一過程當中依法維護患者和院方的合法權益。
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法律規定
2020-12-09股權轉讓時公司名下房產可否處理
2021-03-01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什么叫保單現金價值
2021-01-25耕地承包年限
2021-02-20土地承包權可以抵押嗎
2020-11-16承包的荒山可以轉讓嗎
2020-11-26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