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需要請律師嗎?
醫療糾紛發生之后當事人是否聘請律師完全是您的個人自由,并不是訴訟必須聘請律師。如認為可以當庭正確引用法律,清晰說明事實的話,就沒有必要聘請律師,反之則很有必要。如果自認為對法律的掌握比較得心應手,自己維權也不是不可以。
醫療糾紛是指發生在醫療衛生、預防保健、醫學美容等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企事業法人或機構中,一方(或多方)當事人認為另一方(或多方)當事人在提供醫療服務或履行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時存在過失,造成實際損害后果,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但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對所爭議事實認識不同、相互爭執、各執己見的情形。定義需滿足四個要件:
1、特定在醫療服務領域;
2、事人都是合法民事主體;
3、議事實是過失行為;
4、錯責任處于待定狀態。
此概念涵蓋了有過失和無過失的所有情形,體現了醫療糾紛概念的外延和內涵,排除了發生在醫療行業的其他糾紛,如工程建設合同糾紛、醫療設備和藥品買賣合同糾紛、人事仲裁、勞動糾紛等。
引發醫療糾紛的原因很多,概括分為6大類:
1、診療行為存在過失并造成損害結果,如4級12等醫療事故和非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
2、雖有診療過失但未造成損害結果,如手術中誤傷相鄰組織但及時處理愈合;
3、不存在診療過失但確有損害結果,如麻醉意外,手術并發癥,藥品不良反應等;
4、生物藥品、器械設備、耗材敷料等醫療供應品發生意外,包括涉嫌產品質量責任的;
5、患方對醫療風險認識不足,單方面誤解,如早產兒本身就是新生兒腦癱的致病因素;
6、與診療行為本身無關的其他糾紛,如患者自殘自殺或非醫療行為導致的人身財產損失等。
在上述第1類“診療行為存在過失并造成損害”中,包含了照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確定的3個訴訟案由:
1、醫療服務合同糾紛;
2、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
3、一般醫療損害賠償糾紛。
醫療服務合同是指各類合法醫療機構和患者或一般消費者平等主體之間訂立的以醫療服務或相關法定義務及約定義務為內容,約定雙方或多方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因醫療服務合同的訂立、履行發生的糾紛與醫療事故糾紛和醫療損害糾紛一樣,也是醫療糾紛的重要表現形式。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和一般醫療損害賠償糾紛實際上同屬于人身權侵權糾紛,從法律關系上分析,并沒有將二者加以區別的必要。
2002年9月1日實施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在給“醫療事故”下定義時,已經將其納入一般侵權行為范疇,使其具備違法性、過失行為、損害結果以及過失與損害間因果關系4個基本要素,《條例》第2條規定“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從定義上看,“醫療事故”就是“醫療損害”,法律性質沒有區別,只是“醫療事故”的評定和等級劃分對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更具實際意義,它直接影響到醫務人員的職稱、職務和收入和醫療機構的綜合評級,對民事賠償責任的影響不大。
根據民法原理,因醫療糾紛產生的債權法律關系只能有合同之債和侵權之債2種,即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和醫療損害賠償糾紛,且二者之間存在“責任競合”。我國目前司法實踐中允許3種案由并存,已經顯見負面作用,但要達到法理上統一恐怕還有待時日,這既有立法層面上的原因,也有司法層面上的原因。
綜上所述,有很多人可能會認為自己所經歷的法律侵權事件非常簡單而完全不需要再花費高昂的費用去請律師代為訴訟了,但其實如果只是簡單的案件而自己又可以在法院中訴說清楚所有的案件緣由的確也是不需要請律師的,但是反之律師是可以以其專業提供很大的幫助的。
醫療糾紛處理方法
醫療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及鑒定問題
醫療糾紛的行政處罰的種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陳鳴蔚律師,中共黨員,畢業于“南粵警官的搖籃”——廣東警官學院,系司法部注冊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珠海市律師協會職務與經濟犯罪辯護委員會委員,現執業于廣東瀛凱邦律師事務所。 陳鳴蔚律師具備豐富的刑事辯護經驗,辦理的案件涉及行賄罪、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等職務類犯罪以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信用卡詐騙罪等經濟類犯罪。典型案例:代理黎某某涉嫌行賄罪一案,在涉案標的達50萬元的情況下,最終法院僅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代理陳某某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一案,在涉案稅額高達800萬余元的情況下,在審查起訴階段積極向公訴機關發表意見,公訴機關最終同意在本案中適用認罪認罰程序,法院僅判處四年有期徒刑。 陳鳴蔚律師熟悉各類債權債務糾紛,曾為銀行、汽車貸款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訴訟以及非訴法律服務,案件類型包括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信用卡糾紛等;同時辦理了大量刑民交叉的案件,熟悉信用卡詐騙罪、貸款詐騙罪等經濟類犯罪特點,能夠準確對案件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訴訟及非訴策略,為當事人取得良好的效果。 陳鳴蔚律師常年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專項法律服務,能夠及時、有效處理各類合同糾紛,多次為
只有份合同法律生效嗎
2020-11-24養老服務機構超出業務范圍活動的如何處理
2021-01-11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結果幾天出來
2021-02-12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