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2、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相關的知識補充
是指仲裁機構或仲裁庭依據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約定的某種情況發生時對某一特定的爭議享有審理并做出裁決的權利,是國際商事仲裁機構或仲裁庭有權對特定的國際商事爭議進行審理并做出有拘束力的裁決的依據。管轄權異議就是對仲裁機構或仲裁庭審理案件并做出裁決的權力提出抗辯,以否定仲裁機構或仲裁庭的管轄權。管轄權問題是仲裁程序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是否存在仲裁管轄權,對于仲裁庭和當事人都是十分關鍵的問題,它是仲裁程序進行的基石和條件。管轄權的問題沒有處理好,沒有管轄權,即使做出了裁決書,也可能被法院撤銷或者拒絕執行
受案范圍
仲裁機構應當遵守自己的受案范圍,即使該范圍是仲裁機構自己劃定的,對其仍有強制力。仲裁機構受理了權限以外的爭議,對方當事人有可能認為該爭議對該機構來說是不可仲裁的,該機構不具有管轄權。根據《紐約公約》第2條、第5條或有類似內容的法律,對這種裁決法院可拒絕承認和執行。中國曾經是實行雙軌制的仲裁制度:CIETAC受理涉外或國際性經貿爭議,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專事處理海事爭議,而其他三千多個國內仲裁機構主要受理無涉外因素的國內糾紛。而1996年6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需要明確的幾個問題的通知》(國辦發〔1996〕22號)打破了仲裁的雙軌制。其第3條規定:新組建的仲裁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受理國內仲裁案件;涉外案件的當事人自愿選擇新組建的仲裁委員會仲裁的,新組建的仲裁委員會可以受理。這意味著新組建的仲裁機構的受案范圍擴大為綜合性的,涵蓋民事、經貿、海商等糾紛,無論是國內的還是涉外的。在這種情況下,CIETAC也開始謀求成為綜合性仲裁機構,在它的2000年仲裁規則中,其受案范圍也擴大到“當事人協議由仲裁委員會仲裁的其他國內爭議”。可見,盡管對此褒貶不一,中國仲裁制度的雙軌制已在事實上融合。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工傷鑒定標準
2021-01-25涉外撫養權糾紛
2021-02-04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