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性票據的產生
融資性票據的嚴格定義應該是指該票據的產生缺乏貿易背景,使該票據缺乏自償性。因此,融資性票據產生于出票環節,而不是轉讓環節;或者說產生于承兌環節,而不是貼現環節。出票人簽發商業匯票即伴隨商業信用的產生,若經銀行承兌,則伴隨銀行信用的產生。票據究竟是貿易性的還是融資性的,完全取決于出票時的交易用途,貿易項下的票據,到期時能用商品回籠款來進行自償;被用作投資或償債的融資性票據,到期時因缺乏自償性而給兌付帶來不確定性。
一份因真實貿易而產生的票據,即使在之后某個轉讓環節中成為無貿易的融資性交易(如用于償債),銀行并為持票人辦理了貼現,也不會對承兌銀行構成風險或擴大貨幣投放。因為,此票據是基于真實貿易而產生,通過商品的流通具有自償性;再則,票據前手與持票人雖屬融資性交易,但如由前手向銀行貼現(更符合貼現政策,因前手與再前手具有貿易交易)后將資金劃轉給持票人,與持票人向銀行貼現取得資金,從貨幣投放的角度看,兩者是完全等效的。因此,筆-者認為轉讓后的票據不應該存在融資性票據之說。當然下例情況例外,出票人與收款人為關聯企業,為借貸交易而簽發融資性票據,但因雙方無關聯交易而無法貼現,收款人遂將票據轉讓與其有關聯交易的子公司,子公司作為持票人并提供合法但與該票據實際并無關聯的發票與合同向銀行辦理了貼現,再將貼現款劃轉與前手。此類融資性票據看似轉讓后產生,其實仍在出票環節生成,只是借助于轉讓環節,實現貼現融資目的。
發生在分公司與母公司間的票據背書轉讓,母公司持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時,提交的卻是分公司與票據前手交易的發票和合同或母公司直接開給分公司票據前手的發票和合同。看似不匹配,但卻是真實和合法的,因為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和獨立的會計核算,其對外的一切銷售交易和票據受讓本身就視同為母公司的行為。如果母公司申請貼現時提供的是母公司開給分公司的發票,則是不合理的,因為按照會計準則規定,母公司與分公司之間不存在真實的銷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強制性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04工傷保險死亡賠償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7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成立
2020-12-0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