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的網絡侵權行為包括什么
(一)是侵害人格權。主要表現為:
1、盜用或者假冒他人姓名,侵害姓名權;
2、未經許可使用他人肖像,侵害肖像權;
3、發表攻擊、誹謗他人的文章,侵害名譽權;
對于此種侵犯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網友和網站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是侵害財產利益。基于網絡活動的便捷性和商務性,通過網絡侵害財產利益的情形較為常見,如竊取他人網絡銀行賬戶中的資金,而最典型的是侵害網絡虛擬財產,如竊取他人網絡游戲裝備、虛擬貨幣等。
(三)是侵害知識產權。主要表現為侵犯他人著作權與商標權:
1、侵犯著作權。如擅自將他人作品進行數字化傳輸,規避技術措施,侵犯數據庫等。
2、侵犯商標權。如在網站上使用他人商標,故意使消費者誤以為該網站為商標權人的網站,惡意搶注與他人商標相同或相類似的域名等。
二、網絡侵權處理方式有幾種
如果發生網絡侵權事件被侵權方可以根據以下步驟依法 維權:
1. 首先要保留侵權證據,傳統方式將侵權信息帶至公證處做公證,保留證據為以后維權和訴訟使用,價格大概在1000左右。
2. 準備好證據司法起訴,掌握足夠的證據聘請律師,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證據充足、有法可依法院會支持侵權認定,也就是說原告會勝訴,費用視事件的難易程度決定。
3. 如果是知識產權侵權,在保留侵權證據并做司法鑒定后,還要做原始創作手稿的鑒定,以確定真實的所屬權,費用在1500元左右。
4. 全國首例區塊鏈存證案判決誕生,法院認可原告采用第三方存證平臺——保全網的區塊鏈存證技術,被侵權方可以利用第三方平臺進行存證、取證、司法認證等程序。其中存證為免費服務,取證5元,司法認證800左右,不管是在維權流程、維權成本還是維權方式、維權效率都是煥然一新。
網絡空間是一個虛擬空間,但它并不是虛幻的,是依賴于現實社會的客觀存在,網絡中依然存在侵犯人格權的違法行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網上侵犯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的行為,只要受害人能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其合法權益就能夠得到保護。而網絡侵權是知識侵權的一種形式,網絡侵權行為與傳統侵權行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即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權利,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依法律特別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人損害行為。
怎么處理網絡侵權行為
網絡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網絡侵權管轄法院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的司法鑒定怎么做
2021-03-24罪犯逃脫有追訴期限嗎
2021-03-16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有哪些范圍
2020-12-15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資直屬企業暫行管
2021-03-04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