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的名譽權受損是否可以報警
侵犯名譽權可以報警,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公民的名譽權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的。
根據我國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行為人用以下的方式來侵犯公民權利的,情節較輕的會被拘留五日以下,或者會被罰款五百元以下;對于情節較為嚴重的,會被拘留五日到十日,還可能被處五百元以下的罰款。具體情形有:
1、行為人用寫恐嚇信或者是用其他的一些方法來威脅他人的人身安全的;
2、以公開的方式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來誹謗他人的;
3、用捏造的事實來誣陷他人,目的是為了讓他人受到治安處罰或是刑事處罰;
4、以威脅、侮辱或是打擊 報復證人的;
5、以發送恐嚇、侮辱或淫穢信息等,次數較多,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6、行為人有偷窺、偷 拍、竊聽或是散布他人的隱私的。
二、名譽受損賠償多少錢
侵害名譽權的損害賠償,除應考慮受害人是否有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外,還應當有適當的標準。
1、從侵害情節來考慮,侵害情節較重,造成較嚴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賠償。
2、從受害人的諒解程度考慮。如果責令加害人承擔非財產責任后,受害人能夠諒解,就說明受害人的精神創傷已經平復,可以不予以賠償。
3、從加害人認錯態度考慮。如果受害人諒解而加害人仍不認識錯誤,則不能因為受害人精神創傷的平復而對違法行為不予以制裁,仍應責令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名譽權侵權問題多發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具有一定的舉證難度,而訴訟程序中對證據的形式、內容均有要求,因此筆者提示,一旦發現侵權的情況,需盡早對關鍵證據進行搜集和整理,將能夠證明侵權事實的證據進行固定,根據審判實踐,法院一般都會認定公證證據的效力,故建議在公證人員的陪同下,對相關網頁、視頻、音頻等進行保存。
網絡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
名譽權糾紛精神損失費可以要求賠償嗎
公司能否提起名譽權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辦
2020-12-10上級法院有權審下級法院管轄一審民事案件嗎
2021-01-19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保險費的特性有哪些
2021-02-20保險理賠申請時要注意四要素
2020-12-07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可以贈予嗎
2021-02-22城鎮居民是否可以土地流轉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