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對法定繼承是如何規定的
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指的是在法定繼承中確定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分得的遺產份額的基本準則。繼承法第13條對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做了明確規定,我們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這是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一般原則,即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該平均分配遺產。該法條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
2.特殊情況下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特殊情況”主要是指: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給予照顧。繼承人只有同時具備生活有特殊困難和缺乏勞動能力的情形時,才能在遺產分配時中給予照顧,而且一旦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就應當給予照顧。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不是應該多分,不具有強制性。
(3)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該不分或少分,這是繼承法中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重要體現。繼承人符合下列條件的,應不分或少分遺產:①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條件;②不盡扶養義務;③繼承人協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
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酌情分配遺產問題
在法定繼承中,除了那些享有合法繼承權的人參與繼承外,繼承法第14條還賦予一些符合一定條件但沒有繼承權的人取得一定遺產的權利。這種權利不是繼承權一,法律之所以賦予該權利是因為他們和被繼承人之間存在著特別扶養關系,這是保障人權和弘揚美德的必然要求。
下列人員享有分得適當遺產的權利:
(1)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
(2)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即使其為繼承人,但若未實際參加遺產分配,屬于以上情形之一的,便享有遺產取得權。
這種遺產取得權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當其受到侵害時,權利人有權以獨立的訴訟主體資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遺產分割時,明知而未提出請求的一般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請求時,在知道后2年內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結婚證公證必須雙方嗎
2020-11-13股權是否可以作為股東的出資方式
2020-11-28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