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協議中關于賠償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行政協議約定被告有履行審批程序的義務而被告不履行的,原告可以向被告要求賠償。因被告原因協議無效或者被撤銷,給原告造成損失的,原告可以要求賠償。有關法律法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協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三條行政協議,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其他機關批準后生效的,在第一審法院辯論終結前未經批準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該協議未經批準生效。
行政協議約定被告有履行審批程序的義務,被告不履行的,原告要求被告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十五條行政協議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無效后,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返還當事人因行政協議取得的財產;不能返還的,應當判決折價賠償。
由于被告的原因,行政協議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被告同時采取補救措施;給原告造成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被告賠償損失。第十六條行政協議在履行過程中,可能嚴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的利益。被告作出變更或者終止協議的行政行為后,原告請求撤銷。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合法的,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給原告造成損失的,賠償被告。被告變更、撤銷行政協議的行政行為有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責令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被告變更、解除行政協議的行政行為違法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八條的規定,判決被告繼續履行協議,并采取補救措施;給原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處理判決被告賠償。第十九條被告不依法履行行政協議或者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八條的規定,結合原告的訴訟請求,判決被告繼續履行,并明確繼續履行的具體內容;被告不能履行或者繼續履行沒有實際意義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被告采取相應的救濟措施,給原告造成損失的,判決被告賠償損失。原告的賠償請求,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約定的罰則或者定金條款予以支持。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行政協議規定,被告有履行審批程序的義務,被告不履行的,原告可以向被告要求賠償。因被告原因致使協議無效或者被撤銷,給原告造成損失的,原告可以請求賠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調查取證程序是什么
2020-12-18醫療糾紛協議書范本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26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責任承擔方式如何規定
2021-02-19著作權法修改的爭議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強迫寫欠條屬于什么罪
2020-11-30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親屬間的房屋贈與聲明怎么寫
2021-02-27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政府集資房是什么房
2021-02-02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