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利(《民法通則》規定的期限:2020年12月31日)
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代表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四條監護人的職責是代表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的監護人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義務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第二,什么是法定監護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應當首先由其父母擔任。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照下列順序由下列人員監護: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成年兄弟姐妹;
(3)居民委員會,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成員或者民政部門。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下列人員依次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住所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
另外,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其他親屬、朋友,經有關單位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三是最新消息(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27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依次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哥哥、姐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經未成年人住所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第三十四條監護人的職責是代表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的監護人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義務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代表被監護人行使權利,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最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是一個意思嗎,怎樣區分
2021-03-25產品責任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6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07勞動仲裁庭審調查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2020-12-04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如何使保險公司的責任免除條款真正的免除保險責任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