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財產所有權可以賦予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獨立實施純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九條八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執行民事法律行為,應當由法定代表人代理或者經法定代表人同意批準。但是,他可以獨立實施純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二,贈與合同解除后受贈人能否要求賠償?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贈與是可以撤銷的,贈與人撤銷贈與主要有下列情形:
1。贈與人行使任意撤銷權。
根據《合同法》,贈與人可以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前解除贈與。也就是說,只要捐贈的財產沒有交給受贈人,捐贈人就可以回去,即使已經簽訂了捐贈合同。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車輛、房屋等需要登記的財產已經交給受贈人使用,只要沒有過戶登記,仍然可以收回。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法定情況下,捐贈人才能隨意解除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性和道德義務性質的捐贈合同或經公證的捐贈合同。
2。因為受贈人,捐贈人撤銷了禮物。
捐贈財產移交受贈人后,原則上捐贈人不能再回去收回捐贈財產。但受贈人有下列法律情形的,贈與人仍可以撤銷贈與,收回贈與財產:(一)對贈與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嚴重侵害的。受贈人誤傷贈與人致其殘疾的,贈與人可以解除贈與合同,收回贈與財產。(二)不履行扶養義務的。子女不贍養父母的,父母可以收回捐贈的房屋。(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如果你為了結婚而送女朋友一間婚房,但女朋友要求分手,你可以要求解除贈與合同,退房。
說了這么多,如果捐贈人反悔撤銷禮物,受贈人能要求賠償嗎?法律賦予贈與人依法撤銷贈與的權利。原則上,捐贈者不能要求賠償。但非因受贈人的原因解除贈與合同的,因受贈人可能為接受贈與作了必要的準備,或者贈與合同的有義務的受贈人履行了一定的義務,支付了相應的費用,受贈人不得享受受贈人支付的利益受贈人因其撤銷行為,即受贈人的實際利益無過錯的損失應由贈與人承擔。說白了,贈與人行使撤銷權時,受贈人可以要求賠償相應的損失。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財產所有權可以賦予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獨立實施純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獨資企業可以不設董事會嗎
2021-02-09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公司股東變更后還要承擔之前的債務嗎
2021-01-15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汽車丟失保險公司理賠手續
2021-01-20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