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補償協議已經簽訂了好幾年,但是安置房和補償金還沒有收到。我們該怎么辦?
簽訂征收補償協議若干年后,被征收人未領取征收補償的,可以向房管部門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有關法律、法規《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房屋征收部門和被征收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討論補償方式、補償數額和期限支付方式、產權交換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周轉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和過渡期,應當就方式和過渡期簽訂補償協議。賠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賠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第二十六條房屋征收部門未在征收補償方案規定的期限內與被征收人達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人不明確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該決定應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并將于日后公布。賠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賠償協議的有關事項。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第二十八條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不搬遷的,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有補償金額、專用賬戶存儲賬號、產權交易用房、周轉房的位置和面積等。
征地程序是什么
征地程序:
1。申請選址。用地單位應當持經批準的建設項目設計方案說明書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證明文件,向被征收土地的縣、市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縣、市人民政府審查批準后進行選址。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選址,還應當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2協商征地金額、補償安置方案。
建設用地選定后,由當地縣市土地管理部門組織用地單位、被征地單位和有關單位協商預計用地面積、補償安置方案,簽訂初步協議。三。批準的土地面積。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批準后,用地單位應當根據有關批準文件和總平面布置圖或者施工圖,向所在地的縣、市土地管理機構正式申報建設用地面積。用地單位按照規定的權限報縣、市民政政府批準后,在土地管理機關的領導下,與被征地單位簽訂協議。土地分配。
征地申請批準后,當地縣市土地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規劃建設進度,分一次或者分階段劃撥土地,督促被征地單位按時移交土地。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簽訂征收補償協議若干年后,被征收人未收到征收補償的,可以向房管部門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鎖骨骨折能評殘嗎
2020-12-24根本違約解除合同的損害賠償如何確定
2021-02-18有關機構拖欠老人養老金怎么辦
2020-11-20立約定金的作用有哪些
2021-01-11事故責任以及事故責任認定書
2020-11-24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家庭冷暴力
2021-03-05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