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區別。
會計責任:即企業應當能夠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報表,包括各種披露和附注,并能夠提供有關的總賬、明細賬等會計記錄。審計責任:是指審計人員根據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和會計記錄,對其正確性進行驗證。審核員的“驗證”工作的范圍和保存什么樣的檢查記錄由審核標準規定。審計人員一旦承擔了審計責任,就不應再承擔任何會計責任,否則,他會檢查自己的正確性。這種自我反省一直是“老鼠看谷倉,看一切”。理想的審計應該是客戶準備會計報表和附注,然后審計師開始審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審計報告只有一頁,即審計意見頁。下列會計報表及其附注應當是被審計企業的作品。實際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客戶并不多,因此審計人員必須既是裁判員,也是運動員。他們先完成會計報表和附注,然后開始審計。當然,制作報表的原材料都是客戶提供的。“審計自己的工作”是否違反了獨立性原則?
不同的國家對此有不同的規定。美國審計準則認為,這樣做有違審計師的獨立性,企業會計人員應做好會計報表和附注。中國的審計準則可能不會禁止這種做法,因為國內會計師的總體水平不高。也許正因為如此,國家領導人題詞中的“不做假賬”一語,分不清是在提醒在企業做賬的財務人員,還是在提醒只做賬不做賬的審計人員。因此,我們很容易理解審計準則與會計準則的區別。首先,會計準則規范了企業的會計核算和報表編制。為了檢查企業的會計記錄,審計人員還需要學習會計準則。審計準則是規范審計工作的基礎。
一些企業由于在海外上市,不得不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編制會計報表。事實上,企業沒有遵守國際會計準則的能力。但這是企業必須履行的會計責任。我們不能把它推給審計員。因此,按照我國會計準則的要求,企業采用國際會計準則的格式,做出一份很淺薄且充滿漏洞的所謂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的會計報表供審計師進行審計。一旦審核員指出到處有問題,企業可以說你們的審核員會給我做一個審計調整。實際上,這是變相地將會計責任轉移給審計師。不幸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還很多。近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只要有重大審計調整,就可以認為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并應披露這一問題。對于那些沒有能力按照國際會計準則或美國會計準則編制會計報表的上市公司來說,這是個壞消息。我不知道他們將如何應對這一挑戰。作為一名審計師,我們不僅要學習會計準則,而且要全面掌握會計準則。審計準則不僅規范了審計報告的措辭,還規定了其他一些業務的執行標準,如會計報表的復核、預約定程序的復核等,以及報告應當采用何種措辭。有了這些規定,審計人員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規則。在美國,法律觀念比較強,任何機構的設立都需要法規和法律的遵循。
審計人員通常從事普通業務,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按照審計標準辦事和遵守規則的重要性。但是,一旦你遇到一個特殊的企業或者一個可能對他人提起訴訟的企業,你就會意識到遵守法律的好處。如2003年底,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文件,要求審計人員為被審計企業填寫《外匯信息表》,并在表上發表審計意見。許多會計師事務所都遵循了外管局的要求。嚴肅地說,這一要求首先是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沒有明確的區分;其次,任何審計準則都沒有規定所要求的審計意見。國家外匯管理局沒有規定需要做什么樣的檢查工作來表達這樣的意見,審計標準也沒有規定。因此,外管局的文件是一個邏輯松散、執行困難的文件。至于一些地方政府機關要求審計人員發表意見的各種奇怪報道,他們沒有依法辦事的精神,沒有邏輯。他們只是欺負審計員。
以上是小編的相關知識,相信您通過以上知識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我們有許多專業律師可以為您服務。我們也支持在指定區域內在線選擇律師,我們有相關律師的詳細信息。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要求員工加班是否可以投訴
2020-12-30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的仲裁條款
2021-03-21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工廠集資房轉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13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