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住密度與隱私
建筑間距的重要性不僅影響日照和通風,而且與隱私的保護密切相關。為避免視線干擾,多層住宅的房間間距不應小于24米,高層住宅的橫向間距應大于20米。另外,如果設計上不慎重考慮,塔樓的側窗和前窗往往形成“通視”現象,在選房時應注意。
2。居住區配套公共建筑是否方便合理,是衡量居住區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在較大的居民區設置幼兒園、小學,消除城市交通對小學生上學的威脅,居民區與小學的距離應在300米左右。對居民每天光顧的蔬菜店、食品店、小超市等基層商店要進行配套服務,服務半徑不超過150米。
3。居住區綠化
考慮居住區環境綠地率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剛性指標,它是指居住區內各類綠地所占的比例。需要指出的是,“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綠地不包括陽臺和屋頂綠化。一些開發者會故意混淆這兩個概念。因為住宅綠地在遮陽、防風防塵、殺菌消毒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居住區規劃中,住宅布局要合理,保證每戶都能獲得所需的日照時間和日照質量,條形住宅長軸外墻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即日照距離。廣州大約是1:1的標準,即遮陽建筑與遮陽建筑之間的距離等于遮陽建筑的高度。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要判斷兩棟樓之間的距離,南樓的高度是20層60米,北樓的高度是16層48米,那么兩棟樓之間的距離至少是60米。
5。居住區交通分為人車分流和人車混合兩種類型。目前,作為樓盤賣點的“人車分離”是指汽車直接進入小區外的地下車庫,且不存在汽車與行人的干擾。由于小區內沒有車輛通行、停車和噪聲的干擾,小區內的人行通道具有休閑功能,可以大大改善小區的環境質量,但這種方式成本較高。
對于混合交通的居住區,有必要檢查該區域的主要道路是否設計為“通暢”,以防止過境交通流對居住區的干擾。一般原則是,露天停放的汽車盡量不要進入居住組團。如果停車場必須靠近住宅,則應盡可能靠近山墻,而不是住宅前面。此外,停車場分為租賃和購買。購房者有必要明確:車位的月租金是多少;如果購買,以后每月的管理費是多少,再仔細算一筆賬,決定是租還是買。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
2020-11-23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別
2021-01-07高鐵拆遷房屋和其他公益拆遷有區別嗎,有沒有補償標準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