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方式,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請求確認用人單位的解除勞動合同行為無效,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同時要求用人單位賠償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至恢復履行勞動合同之日的工資及工資的25%的賠償費用。
第二種方式,如果不愿意再在單位工作,則可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我國法律對女職工孕期特殊保護的相關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2、《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規定: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同。
3、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四條規定: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4、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三)女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5、勞動部《就處理勞動爭議有關政策問題解答》第二十條:怎樣理解《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第四條規定?
答:《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規定:“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對此,1989年勞動部在《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問題解答》(勞安字(1989)1號)中規定“實行勞動合同制的女職工,在合同期未滿的情況下,任何企業和個人都不得以懷孕、生育和哺乳為由,解除其勞動合同”。1990年勞動部辦公廳在《對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間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問題的請示復函》(勞辦計字(1990)21號)中進一步明確“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女職工,在‘三期’內勞動合同期雖滿,也不解除其勞動合同,必須延續到哺乳期滿。”在處理有關女職工在“三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時,應全面理解、適用以上有關法規和文件。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股權轉讓流程
2021-02-15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商品房驗收注意事項
2021-01-08發票抬頭是什么意思
2021-03-18夫妻協議可以讓男方自愿放棄探視孩子嗎
2020-11-09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