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勞動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考用人單位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用人單位無同類崗位的,按照本單位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確定。
無效勞動合同是由勞動合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的過錯造成的。法律上的過錯,是指法律關系主體在主觀上有違法錯誤,包括故意違法和過失違法。過錯可能是一方的,也可能是雙方的,它是由當事人的主觀原因造成的后果,因此,對于無效的勞動合同,在確認其無效的同時,如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無效勞動合同情形
第一、口頭約定的合同
個別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和集體企業經營者出于企業自身需要,在招聘時故意不與求職者訂立勞動合同,僅作一些簡單的口頭約定。該類勞動合同無效。
第二、顯失公平的合同
部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其約定條款明顯傾向用人單位一方。該類勞動合同無效。
第三、脅迫的合同
一些用人單位招工時,強迫勞動者交納巨額集資款、風險金,并脅迫勞動者與其訂立所謂的自愿交納協議書,企圖以書面協議掩蓋其行為的違法性。該類勞動合同無效。
第四、附帶保證的合同
部分企業為約束勞動者的行為。該類勞動合同無效。
第五、真假合同
某些外資企業、私營企業或集體企業為應付勞動仲裁部門的監督管理,與勞動者簽訂真假兩份合同。該類勞動合同無效。
第六、抵押性質的勞動合同
部分用人單位為防止勞動者“跳槽”,在訂立勞動合同時,要求勞動將其身份證、檔案、現金作抵押物,甚至扣留勞動者應得的福利或工資,一旦勞動者“跳槽”,用人單位便將抵押物扣留。該類勞動合同無效。
第七、無保障的勞動合同
一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中,不具備病、傷、殘、死亡補助和撫恤等內容,或雖有此條款但不符合國家法律規定。該類勞動合同無效。
對于如上七種勞動合同,都可以認為是,無效的勞動合同主要有如下兩條法律后果: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法律知識。無效勞動合同在生活中比較普遍,與我們的日產生活息息相關。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不簽服務合同怎么辦
2021-01-31公安機關應當在事故發生后多久出具事故認定書
2021-03-01醉酒駕車撞死人判幾年
2020-12-25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擔保法是如何規定保證人追償權的
2020-11-28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