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誤解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合同法規定了重大誤解合同的效力,但沒有具體規定。如何識別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是當前理論和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筆者主張區分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和未訂立的合同,區分重大誤解的救濟規則與合同解釋規則;并就重大誤解的情況,誤解的內容,重大誤解的原諒,,《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合同的,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關于如何確定可撤銷合同,《合同法》對此沒有規定。我國合同法的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中,什么是重大誤解以及如何認定重大誤解仍然是一個尚未統一的問題,筆者試圖對這一問題作如下探討合同的解釋。(1)由于重大誤解和無根據的合同而訂立的合同。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其效力處于不穩定狀態,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或者變更。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應當是已經成立的合同或者已經成立并生效的合同。如果根本不成立,且雙方未達成協議,則取消或變更將變得毫無目的。英美法不注意概念之間的界限。在我們看來,先例中確定的許多無效合同都是未經證實的合同。中國《合同法》對合同的不成立、撤銷和無效進行了區分。因此,應將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與未訂立的合同區分開來。這種區分具有現實意義。如果合同未成立,由此產生的債權糾紛(如果需要對信賴利益進行賠償)應遵守普通訴訟時效(2年)的規定,如果因重大誤解而要求撤銷合同,則應以排除期(1年)內未成立的合同為準。雖然存在合同行為或合同形式,但雙方尚未達成協議。合同未能成立的原因之一是雙方當事人的誤解。由于重大誤解是一個特定的概念,導致合同失敗的誤解不應稱為重大誤解
導致合同不成立的誤解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對合同性質的錯誤理解,主要是單方面的誤解。許多解釋合同法的民法教科書和書籍都引用了“將銷售理解為禮物”的例子,稱這種情況是由于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事實上,對“將銷售行為理解為贈與行為”的誤解只會導致合同不能按照我國合同法的理論成立。由于甲方想將某物出售給乙方,而乙方認為甲方想將某物給自己,雙方表示不同意,未能達成協議,因此應視為本合同未成立。如果此類合同被視為重大誤解,會發生什么?是取消銷售還是取消禮物?或者把一件禮物換成一件禮物,或者把一件禮物換成一件禮物?顯然不是。在這種情況下,既不出售也不贈送。“未成立”是指當事人未形成協議,該協議形成于羅馬法時期。“如果我打算在戈納蘭購買一塊土地,但你想在塞普羅尼出售一塊土地,銷售合同將無效,因為沒有就銷售合同的標的達成協議。”這一觀點與現代合同法理論在原則上沒有區別。對合同性質的誤解,如果是事實錯誤,將使權利和義務與合同的意圖或目的明顯不一致。如果合同的性質被誤解,并且不危及合同意圖或目的的實現,合同仍然可以成立。如果雙方由于缺乏法律知識而將固定合同誤解為銷售合同,這種誤解通常是一種常見的誤解。這種誤解不能被視為導致合同取消的重大誤解,也不能被視為合同失敗。因為這種誤解通常只是對合同“名稱”的誤解,對合同目的的實現沒有實質性影響。對合同對象的身份的錯誤理解。雙方當事人對合同標的的身份有錯誤理解,致使合同無法成立。例如,甲方以A物為合同標的,乙方以B物為合同標的。這叫做相互誤解。這是一個“方向性”錯誤,雙方尚未達成協議。此類誤解并非導致合同取消或變更的重大誤解。根據中國合同法的精神,雙方的誤解應被視為毫無根據。對合同標的物身份的錯誤理解不等于對合同標的物的“質量”和“特征”的錯誤理解。例如,如果一方想要購買和燃燒紅磚,供應商應按照要求交付,從而引發爭議。雙方確定的標的物為磁石紅磚。雙方在理解合同標的物的身份方面沒有犯任何錯誤。雙方就意向表達達成協議,合同成立。由于合同標的物的“質量”和“特征”存在錯誤,實際上違反了真實意思,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合同解釋予以補救。如果合同解釋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也可以被視為重大誤解。為了盡可能地保護交易關系,解釋規則應優先處理爭議。理解目標是否有錯誤。當事人訂立合同時,誤以為標的物存在。后來,他們發現該主題并不存在。對這種情況有兩種法律理解。一般認為,標的物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合同應當視為無效,因為標的物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合同的履行不能發生效力;另一種觀點是,標的物從一開始就不存在,雙方的協議都失去了目標和基礎。最好按合同未成立的情況處理。筆者認為,最好將標的物的不存在視為合同的無效。雖然標的物是假設性的,但表面上的協議已經存在,因此這種合同可以被視為已成立。由于標的物從一開始就不存在,一方當事人的支付無法完成,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匯兌支付變得不可能。從這一概念出發,在法理上仍然可以認定合同無效。重要的問題是,標的物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并且由于重大誤解而不能被視為訂立的合同。理由很清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是在合同被撤銷前具有履行效力的合同,標的物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因此,合同不能具有履約效力
次要編輯提醒,被認定為重大誤解的合同可由存在重大誤解的一方撤銷。因此,在簽訂合同時,雙方應仔細解釋合同條款中的每一項。避免未來的爭端和彼此的損失。當然,如果您的情況復雜,Luba還提供在線法律咨詢服務。歡迎您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2020-12-05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實習期間應該簽什么合同嗎
2020-12-22打官司怎樣請律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4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訴訟離婚的條件是什么,如何提離婚訴訟
2021-01-09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