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以書面形式而非書面形式簽訂的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除非法律另有規定,法律法規規定應采用書面形式而非書面形式的合同為無效合同。第五十八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解除后,應當返還因合同取得的財產;不可能或者沒有必要退貨的,給予折扣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應當采用書面合同但不采用書面合同,但合同一方履行了主要義務,或者合同雙方對訂立合同沒有爭議的,在合同無效的情況下,本合同也應視為成立。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法律禁止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訂立合同。以這種方式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所訂立的合同無效。這里強調的是,以這種方式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無效。法律作出此類規定的原因是,通過脅迫和欺詐手段訂立的合同在國外作為可撤銷合同存在。考慮到我國國情,基于社會公有制,國家應保留積極干預的法律手段。同時,考慮到現在和過去的不同,除了國有企業外,還有大量的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因此,法律區分了兩種情況,規定如果合同是通過欺詐或脅迫訂立的,損害了國家利益,則合同無效。如果通過欺詐或脅迫訂立的合同不損害國家利益,則該合同應視為可撤銷合同,由雙方當事人選擇。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惡意串通,是指行為人故意與他人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利益的行為。目前,此類行為很多。例如,一些國家機關干部或企業采購人員在與其他企業,單位或外商洽談交易,簽訂合同時,惡意串通,收受賄賂,給國家和集體利益造成重大損失。自然人中還存在代理人與他人惡意串通,損害委托人合法權益的問題
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以法律形式掩蓋違法目的是行為人故意以合同的法律形式掩蓋違法目的。合同本身并不違法,但當事人使用合同的目的和履行合同所造成的后果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如果當事人以買賣合同的形式轉讓其財產,以避免法院強制執行其財產
4。損害社會和公共利益。所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指訂立合同的目的、按照合同進行的活動和履行合同的結果,違反國家的政治、經濟利益,損害國家主權,危害國家安全,違反社會秩序,公共秩序和良好的風俗習慣,嚴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任何損害公共利益的合同都是無效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當事人訂立合同時,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特別是強制性規定,因為強制性規定經當事人約定不得變更。之所以強調強制性規定,是因為法律和行政法規對合同的規定大多是倡導性的,當事人可以選擇適用。只有在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他們簽訂的合同才是無效的,并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上述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中國合同法的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法律法規規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而非書面形式的合同無效。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物被拍賣超出債務怎么辦
2021-03-11私人擔保如何解除
2021-01-19殘障人士繼承房產是否需要監護人
2021-01-20什么情形下接受勞務方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021-03-05火車脫軌壓毀房屋,列車長承擔責任嗎
2020-11-29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免責期
2020-11-16荒山承包年限
2020-11-07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