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主體什么時候會變更呢
實踐中,引起勞動合同主體變更的情況一般有兩類,第一類是企業合并、分立的情況,第二類是用人單位將員工轉至關聯企業或其他公司的情況。根據勞動合同主體變更的不同情形,勞動合同權利義務承繼的操作也有所差異。在企業發生合并、分立等情況時,原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不解除,由新企業替代原企業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五條規定:“公司合并時,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并后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承繼。”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合并是指兩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合并為一個用人單位,包括新設合并和吸收合并。新設合并指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合并成為一個新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解散;一個用人單位吸收其他用人單位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用人單位解散,其權利義務一并由吸收的用人單位承擔;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分立是指一個用人單位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分立包括派生新設和派生分立兩種形式。新設分立指一個用人單位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新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解散;派生分立指用人單位分出一個或一個以上新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繼續存在。可見,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分立的直接后果,是一部分勞動者要為新的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用人單位主體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在分立、合并的情況下,用人單位這一勞動合同主體雖然發生了變化,但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產生權利義務的繼承問題。勞動合同所確立的勞動者的權利義務及用人單位的權利義務均不發生變化,只是分立、合并中形成的新主體替代舊主體,成為勞動關系一方當事人,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仍然按照原有勞動合同確定的權利義務履行雙方的約定。
至于第二種情況,在企業沒有發生合并、分立的情況下將勞動者安排至其他獨立的用人單位工作而發生的勞動合同主體變更問題,法律沒有相應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法律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只要雙方協商一致達成協議,就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的主體。因此,這種情況下的勞動合同的主體變更以勞動者同意為前提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如何融資
2020-12-25履行不能的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25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刑拘后多久能探視
2021-02-22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