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資報酬是否必須經勞動爭議
工資報酬本來就屬于勞動爭議。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條規定,勞動爭議的范圍是: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二、勞動爭議經濟補償金支付標準是什么
按照《勞動法》和《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相關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應根據違反或解除合同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標準的補償。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對不同的補償標準進行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它對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規定了四種標準補償:
(1)違反《勞動法》和合同約定,克扣拖欠工資,拒不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支付低于當地工資標準的工資報酬的,用人單位應加發工資報酬和低于部分25%的經濟補償金。
(2)對因勞動者患病、非工負傷或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對患重病和絕癥者,用人單位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患病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
(3)對“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換工作崗位后仍不能勝任,由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12個月”。
(4)對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此種情況的經濟補償金支付沒有12個月的限制。
工資報酬是否必須經勞動爭議?勞動者就工資報酬產生了爭議而要進行維權的時候,也要找到合適的維權方法。有工資報酬的勞動爭議想要去維權,但又不知道該怎么樣維權才有用,在這時候勞動者可以找律霸網律師問問怎么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公司工作七年無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1-14退休人員勞動關系的問題一般是怎么處理的
2020-11-24外貿公司注冊流程有哪些
2020-12-02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哪些積極意義
2021-03-25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保險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0-12-25土地出讓業務費的使用范圍
2021-01-27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