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的過程是如何的
合同的成立必須基于當事人的合意,即意思表示一致。合同訂立的過程就是當事人雙方使其意思表示趨于一致的過程。這一過程在合同法上稱為要約和承諾。
一、要約
要約是指一方當事人向他人作出的以一定條件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前者稱為要約人,后者稱為受要約人。要約要取得法律效力,應該具備如下條件:
(1)要約是由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這一特定的人是自然人還是法人,是本人還是代理人可以在所不問,便他必須是在客觀上可以確定的人。只有這樣,受要約人才能對之承諾。
(2)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要約人應表明,一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的約束,與之建立合同關系。
(3)要約必須是向相對人發出的意思表示。否則,就沒有承諾的對象,也不可能有承諾法律效果的產生。要約的相對人可以是特定的人,也可以是不特定的人。向特定的人發出要約,通常是某一具體的法人或自然人。向不特定的人發出要約,一般是指向社會公眾社會發出的要約,如懸賞廣告。
(4)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確定。要約的目的在于取得相對人的承諾,建立合同關系。要約能否為相對人所接受,關鍵是擬訂立的合同對其亦有利。
因此,要約除須表明要約人訂立合同的愿望以外,還須表明擬訂立合同的主要條款,如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爭議的處理方法以及要求對方答復的期限等,以供被要約人考慮是否承諾。
二、承諾
承諾,是指受要約人在合理期限內完全同意要約內容的意思表示。有效的承諾,必人備如下條件: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要約和承諾是一種有相對人思表示,因此,承諾非受要約人作出不可。受要約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即使知道要約的內容并對此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也不能認為是承諾。受要約人,通常是指受要約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權的代理人。代理人在授權范圍內所作的承諾與受要約人的承諾具有同等效力。
(2)承諾必須是在合理期限內向要約人發出。所謂“合理期限內”是指:要約確定承諾期限的,所確定的期限內即為合理期限;要約未確定承諾期限的,通常認為合理的時間內即為合理期限。
(3)承諾必須與要約的內容相一致。若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者,則是一種新的要約。所謂“實質性變更”,是指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合同成立的過程相關內容,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以后,是需要按照誠實信用的原則來履行合同權利義務的內容的,如果有違約的,需要承擔違約責任。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付
2021-01-18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土地私有化的利與弊是什么
2021-02-25舊城改造有哪些補償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5宅基地拆遷補償的有關規定是什么
2021-03-09